我国建筑幕墙与采光顶从1978年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发展,特别是90年代的高速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已发展成世界第一幕墙与采光顶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

2004年我国生产(使用)了约1150万㎡建筑幕墙与采光顶,当年建筑幕墙和采光项产量(使用量)占全世界1700万㎡的2/3左右,到2004年底止我国共安装了约7500万㎡建筑幕墙和采光顶,占世界总量14000万㎡的一半还多。我国大型幕墙企业的装备水平大大超过国外知名幕墙企业,国内幕墙生产企业已能为各种不同建筑提供所需的各种类型幕墙与采光顶,并在国外承包的工程。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占有80~85%左右份额,境外公司(含港、澳、台公司)占有不到20%市场份额,近年国内兴建的各种新型、异型幕墙(采光顶)和技术难度高的工程,绝大部分是由国内幕墙生产企业完成的。

在建筑幕墙与采光顶大发展的同时,相关产业如玻璃、硅酮密封胶、铝合金建筑型材等也同步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建筑幕墙和采光顶的需要(即建筑幕墙和采光顶的大部份材料由国内生产、提供,仅小部份进口),而且这些行业的产品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近,有些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就为建筑幕墙与采光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20多年建筑幕墙与采光顶发展过程中,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幕墙技术人才,这支人才队伍以博士、硕士为骨干,他们不仅成功地设计了很多大型工程幕墙和采光顶,同时在幕墙试验和理论研究领域有许多重大成果,这支数千人的队伍分布在幕墙生产企业、专业试验机构(检测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他们是我国幕墙技术的骨干力量。

建筑幕墙和采光顶虽然是由国外开发传到我国的,由于我国生产和使用了如此大数量的建筑幕墙和采光顶,在生产、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建造这些建筑幕墙和采光顶时进行了几千次物理性能试验和抗震试验,揭示了建筑幕墙与采光顶的内在规律。在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发扬我国已形成的产、学、研协同配合作战的传统,除了幕墙生产企业、专业试验机构(检测中心)对生产经验、试验成果进行总结外,全国很多科研院所、高校(含所属研究所)对建筑幕墙和采光顶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将上述生产经验、试验成果上升为科学理论,提出一大批研究报告,开发出一大批新技术、新检测方法、新工艺以及新理论(设计原理)。

我国在建筑幕墙与采光顶技术开发上有了新进展,深圳市民中心博物馆(54m×30m)预应力平行弦索网玻璃采光顶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没有下凹曲线的预应力拉索屋面结构。国家大剧院双曲面金属和玻璃屋面、北京植物园温室大型全玻璃屋面、白云机场8.2万㎡点支式玻璃幕墙、新保利大厦90m×60m单层索网玻璃幕墙均世界之最,它标志着我国建筑幕墙与采光顶已开始步入中国创造的新阶段。

现在已进入21世纪,我国也加入了WTO,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时不待我,我们必须按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发展我国幕墙技术。世界建筑幕墙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式幕墙大都是由建筑师创意,幕墙工程师最终实现的,建筑师要站在建筑幕墙发展潮流的前列,领导这个潮流健康发展。科学总是寻求、发现、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又是创造的,科学的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批判。科学活动,特别是自然科学活动,比较其他的人类活动来,其基本特征就是不断进步,那怕在其他方面倒退的时候,科学总会是进步着的,即使是缓慢而艰难的进步,这表时自然科学活动包含着人类最进步的因素。我国幕墙技术要取世界之长,补中国之短,创中国之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创新既包括重大科技的突破,同时也包括中等甚至小的技术进步。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其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我国二十多年建造7500多万平方建筑幕墙和采光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其它行业开发的新技术、依靠已建立起来的幕墙技术人才大军,不断用世界最新科学技术来改造幕墙行业,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把握用十年左右时间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新阶段发展,由幕墙生产大国发展成幕墙技术强国、品牌强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