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传统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问题,通过对产城融合视角下的产业园区空间规划态势的分析,以咸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例,研究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关系,力求通过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来实现园区功能空间的协调融合。

关键词: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产业发展、互动实践、咸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

1传统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问题

我国产业园区从1.0发展到4.0,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时期,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但越来越多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显现,并直接影响到其长远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国内众多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的研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空间同质化严重

在产业园区发展的初级阶段,园区建设追求简单实用,在规划层面首先保障道路与市政基础设施,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入驻需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园区会产生更加多样化的空间需求,而众多园区仍简单复制之前的建设经验,从而导致空间形态的同质化、单一化,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园区空间特征。

1.2产业聚集度不高

目前产业园区的开发,多是纯房地产思维的开发模式,追求短期的土地开发收益,不重视产业导入和企业孵化;做产业开发的地产商也多是引进低端制造业,招商不择商,导致产业种类杂,偏离园区定位。所以当前产业园区的产业聚集度不高的情况还较多存在。

1.3“产城”脱离现象凸显

早期国内多数产业园区依靠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起步,这类企业对于配套设施的需求相对单一,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通常可由企业自身满足,园区普遍不需要配套公共性商业设施、研发设施和其他民生类设施,“产”与“城”呈现脱离的状态,未能做到真正有效融合。当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入园企业增多,产业人口聚集,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1]。

2产城融合视角下的产业园区空间规划态势

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一个过程,在产业等级提升的背景下,针对就业人口结构,完善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人居环境配套和社会服务保障的高度统一,是城市空间载体的一种发展思路。

2.1空间多样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合理设定不同功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容积率、绿化率、地面渗透率等规范性要求” [2]。以上要求适用于包括产业园在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因此,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将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简单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将难以满足布局要求,工业用地与生产性服务用地的物质空间将基于产业属性要求,不断趋于多样化。

2.2产业集群化

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3]。

2.3功能复合化

现代的产业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较小、信息网络化等特征,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3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互动实践

基于传统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城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园区空间规划态势,探索两者间更好的互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咸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在空间规划上力求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1项目背景

自2010年以来,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等深度结合,成为目前引领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先驱,是未来十年社会经济进步的新引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咸阳作为大西安都市区的重要支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向中亚腹地延伸的新起点。

咸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依托大西安地区丰富的技术与人才资源,规划重点发展高端显示器件制造、电子功能性新材料、软件及通讯、电子信息衍生产业和科技研发等产业,试图打造城市西部的电子信息产业组团。目前,中电彩虹G8.6代线、中韩产业园等项目已进驻园区,产业格局的雏形已成,并获得了“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等荣誉。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城市组团功能逐步向多元复合化方向发展,“产城一体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原有“电子信息产业组团”的定位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有鉴于此,本次规划以“梳理产业结构、重塑功能定位”为主旨展开了探索。

3.2规划思路

本项目位于咸阳市兴平火车站和咸阳秦都火车站中间,紧临西宝高速和河堤路。考虑到整个园区功能的完整性,本次规划将从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探讨与统筹规划,项目规划范围10.32k㎡,协调范围19.50 k㎡ ,研究范围1100.28 k㎡(见图1)。

规划以“晶体构筑产业,绿网构建生活,低碳打造新城,文化铭记荣誉,设计点亮梦想,智能引领未来”为核心理念,以“产业先导,产城共荣,多重组合,复合经营,三生三产,生态固本,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为指导原则,以LCD研发制造、NAND闪存材料制造、FPGA芯片研发制造、IC封测等为主导产业,结合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力图打造“咸阳城市西部副中心的核心区”、“新丝路国际智能新城”,使其成为“咸阳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从而实现市委市政府将咸阳高新区建设成为“丝路的起点之城,创新的动点之城,发展的强点之城,引领的高点之城”的宏图大愿。

3.3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互动探讨

3.3.1空间形态契合产业定位的差异化

未来的园区要想长足发展,必须有差异化的产业定位,其空间形态应该是与产业定位相契合的。咸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差异化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与原电子信息产业园在空间形态规划上的差异,实现了产业组团向产业新城的升级;第二,与其他传统产业园在空间形态规划上的差异,在空间、尺度、风貌、色彩等方面更丰富多样。具体来说,园区在规划上结合时政环境、地域优势、先行基础等三个层面的因素,定位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见图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包括LCD及TV研发制造、NAND芯片材料制造、FPGA研发制造三大板块,以实现协同与错位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另外增加居住配套,实现了空间形态与产业定位的有机统一。

3.3.2空间布局实现关联产业的聚集发展

园区空间布局应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展开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推动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集聚发展态势,增强对产业园区外产业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力[4]。以咸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显示面板配套产业区产业生态链打造为例,功能定位上规划以液晶面板技术为核心,打造集聚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产品为一体的完整液晶显示产业制造综合片区。功能布局上围绕液晶面板,依次建设混合材料、玻璃基板、CEC8.6代线、创维电视等生产制造片区(见图3),同时辅以科技研发、商业办公等配套产业,形成产、研、造于一体的多功能显示园区。

3.3.3空间结构满足园区复合化功能需求

从很多国内外最新的产业园区的成功案例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逐渐由单一功能转向功能复合的综合性园区[5]。咸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功能复合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现了单一的传统产业园区生产功能向现代产业新城复合功能转变,园区功能结构为“一带两轴两片八区”(见图4),可满足生产、研发、办公、酒店、商业、休闲、居住、生活配套等多方面的需求(见图5)。第二,实现了从单个个体产业园区的简单生产功能向产业园4.0的复合功能转变,以咸阳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启点科技城为例,项目定位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科技智能研发型厂房为依托,融合酒店、公寓与商业等配套的国际化产业科技城,空间结构上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复合化功能。

4结论

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面临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中面临的空间同质化、产业分散化、配套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为实现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的高效互动与有机契合,本文提供了三方面的建议:第一,空间形态契合产业定位的差异化;第二,空间布局实现关联产业的聚集发展;第三,空间结构满足园区复合化功能需求。本文只是对产城融合视角下的产业园区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互动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使同类产业园区的规划更具科学性、高效性、指导性。

参考文献

[1]陈栋,秦新光.产业园区空间要素的差异化规划探索——以江苏海安高新区特色产业园为例[J]城市建筑,2016(30):327-328.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S].2014.

[3]王启魁.产业园区规划思路及方法——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经验研究[Z].2013.

[4] 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3(增刊1):99-103.

[5] 姜秋全,刘昆轶,陈浩.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的互动研究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2(7):211-21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