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剪力墙箍筋无支长度”的问题,我把自己对“剪力墙箍筋无支长度”的一些认识总结如下,如有不同的见解可指正。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为《高规》)中7.2.16条有如下规定: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宜按图7.2.16中阴影部分采用,其最小配筋应满足表7.2.16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竖向配筋应满足正截面受压(受拉)承载力的要求;

2
当端柱承受集中荷载时,其竖向钢筋、箍筋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框架柱的相应要求;

3
箍筋、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不宜大于300mm,不应大于竖向钢筋间距的2倍;

4
抗震设计时,对于连体结构、错层结构以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剪力墙(筒体),其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竖向钢筋最小量应比表7.2.16中的数值提高0.001Ac采用;

2)箍筋的配筋范围宜取图7.2.16中阴影部分,其配箍特征值λv不宜小于0.1。

5 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墙肢端部应配置不少于4Φ12的纵向钢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

谬论:

1)认为“剪力墙箍筋无支长度”只是用于构造边缘构件。

2)认为“剪力墙箍筋无支长度”就是指暗柱中纵筋的间距。

正解:

“剪力墙箍筋无支长度”的定义虽然《高规》中没有给定,但是详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若干问题解说》(以下简称《解说》)——建研院,黄小坤著。中明确定义为:箍筋的无支长度是同一水平面内两个相邻约束点之间的箍筋长度。

“剪力墙箍筋无支长度”虽然是在“构造边缘构件”中予以规定的,但是应当注意到“剪力墙无支长度”不仅用于“构造边缘构件”同样用于“约束边缘构件”。更何况,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就是要比“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更严格。而且《讨论》中也明确提出“构造边缘构件中箍筋无支长度的要求对约束边缘构件也是适用的”。通常我们认为,没有箍筋约束的暗柱纵筋,是不能成为“约束点”的。所以,即便两个暗柱纵筋离的很近,但是箍筋或者拉筋的肢距大于300,也是违反了《高规》关于箍筋无支的限制的。

当墙厚大于等于300后,墙厚方向也是“箍筋无支长度”所要求的,详见下图:

图片1.jpg

对于墙厚在大于400,小于等于700之间的,《高规》7.2.3本身就要求墙体配三排配筋,因此暗柱与之匹配,也是三排配筋,因此此时墙厚方向,当墙厚在大于600小于等于700的时候就又需要考虑“箍筋无支长度”的问题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若干问题解说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若干问题解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