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规则的平面方案和立面方案,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避免应力的突变,避免薄弱层,保持受力的均衡。尽量不设转换层,尤其是高位转换,同一建筑不要做多功能多用途设计。这受制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往往追求外观的新奇现代,天马行空,不计成本,也不考虑抗震等因素。越是复杂的不规则的建筑造型其抗震性能下降建筑成本增加。应该追求简约而美的设计理念,摒弃复杂而丑的设计风格。

2、刚度与延性的平衡。结构刚度大,含钢量高,延性反而差,地震反应大,抗震性能低。延性的本质是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控制结构整体破坏形态。可以通过减少刚度增加延性既提高抗震能力又能节约钢筋。

3、如结构体系的选择对造价影响甚大,如异形柱框架比普通框架含钢量大;短肢剪力墙含钢量比普通剪力墙结构高。

4、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基础形式有独基、条基、桩基、筏基、基础梁、承台等,一般选择复合基础,即几种基础类型的组合,组合种类不宜过大,基础体系应简洁,如“承台+筏板”、“基梁+筏板”、“承台+基梁”等,尽量设计成无梁板。当底板采用梁板式时,基础梁计算应充分考虑承台的作用。特别是裂缝宽度计算时,梁取承台边处的弯矩进行控制,承台算至柱边。

5、地下车库顶板的结构形式有:十字梁、井字梁、无梁板、大跨度梁板、预应力有梁楼盖和空心楼盖等。空心楼盖可以减少含钢量和砼用量,其缺点是板厚增加导致层高变小。如果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层则不宜采用空心楼盖。

6、剪力墙结构,墙(包括墙柱、墙身、墙梁)占上部结构钢筋用量的60%左右,其中,墙柱钢筋比例最高,约占上部钢筋用量的40%左右,这是优化的重点,优化内容包括墙柱的设置、截面、纵筋和箍筋拉筋,均可优化。墙柱纵筋直径12以上尽量采用非绑扎搭接。剪力墙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技术经济指标,应采取如下措施:强周边、弱中部;多长墙,少短墙;多L形、T形、十字形,少复杂形状;各墙肢轴压比接近;控制剪力墙数量和密度。地下室外墙墙底、顶设加强筋取代构造梁。

7、框架结构柱含量20%左右,梁50%左右,板20%左右。柱网大,楼盖用钢量大,反之,柱用钢量大。优化的重点是梁,采用强柱弱梁,梁配筋率不宜大,避免三排四排钢筋的配置。梁宽避免大于350mm,梁宽小于350mm可设计二肢箍,大小350mm必须设计成四肢箍,箍筋用量增加约80%。非框架梁上部纵筋采用支座负筋+架立筋形式,减少钢筋搭接。当梁下部纵筋有二排以上时,部分纵筋不伸入支座。箍筋局部重叠不宜多于二层。

8、大屋面尽量采用结构找坡,既容易保证防水质量,又能减轻荷载,而建筑层找坡增加荷载和造价。

9、“结构设计总说明”是对结构设计软件以外的内容进行经济性控制,应特别关注“通用性”的设计说明,通用性越强设计越浪费,避免出现一句话增加几十万的意外情况。结构总说明一般都有现成“模板”,事无巨细,不管是否适用,都罗列其中,设计师直接复制过来。每个建筑都有它的“个性”特征,不必生搬硬套。

10、一些平法标准图集上不合理的钢筋构造可以改进,如加腋梁钢筋可以适当减少,框架柱顶层边角柱等。图集上的构造要求是参考性的,许多也是拍脑袋的,并没进行内力试验,何必生搬硬套?

11、图纸表达的错误,如有的梁原位标注10C25 6/5,到底是10根还是11根?是按大还是按小?诸如此类的错误也在优化之列。

误解1、结构设计优化就是\”抽钢筋\”,降低了结构安全度。

结构设计的优化,不是以牺牲结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来求得经济效益的。结构设计的优化人员以自身精益求精的责任感和成本控制意识,通过进行多方案比较、反复计算以及构造等方面的把控而得到一个安全、经济、合理的设计成果,找到其中安全、经济的平衡点。优化的过程着眼于结构体系和布置的合理性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减轻重量、和顺刚度、增大延性等措施使结构更趋合理,从而提高安全度。结构设计优化还可发现差错、纠正不足,降低不安全因素。

并不是材料用的越多结构越安全,例如减少不必要混凝土用量,就是减轻了结构自重,带来的结果是减小了结构刚度,减小了地震力,使柱、基础等增加了安全度。因此结构优化能杜绝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结构的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应该说经过结构设计的优化,结构的安全度和合理性都提高了。

误解2、结构设计的优化单纯是给设计院、设计人员挑毛病。

结构设计是一种技术行为,结构设计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必然存在着相对比较合理与经济的做法,由于设计院设计人员在设计工程中考虑问题着眼点不同,得到的设计结果也是不同的。再加上现在的设计院设计项目多,设计人员都很繁忙,设计周期短,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程时很难花较多的精力进行项目的经济方面的分析,因此结构设计优化是有存在必要的。

结构的设计优化并不是单纯的挑毛病,而是通过交流、沟通,找到更为合理、经济的设计,从而在满足各种规范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做好成本控制,这是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节能减排要求的。结构设计的优化是在充分尊重原设计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优化的过程,互相学习,也有利于提高设计院结构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

误解3、已有施工图审查了,结构优化设计是多余的。

国家建立施工图审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设计不损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以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图审查与结构设计优化并不矛盾,它们的着眼点不同、侧重面不同,施工图审查并没有义务审查设计的经济性,而结构设计优化的目的之一是控制成本、并使设计更加合理。当然,结构设计优化的结果也必须通过施工图审查。

误解4、结构设计优化会影响设计、施工进度

结构设计的优化工作不会影响设计、施工进度,可与设计同步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可分为结构设计过程优化和结构设计结果优化。前者是在项目全过程中介入的设计优化,在设计全过程中对方案、计算简图和图纸进行优化,不耽误设计进度;后者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进行,需要进行局部设计的修改,但可提前介入,并与施工图审查同步进行,设计单位把施工图审查意见和设计优化意见同步修改即可。设计优化工作也可以按工程进度要求分阶段进行。

误解5、结构设计优化就是找人看看图、提提意见

外部进行的结构设计优化工作应有高水平的专业设计顾问公司承担,这类公司的工作重心和重点就是利用自身过硬的技术和经验,通过对设计工程的控制和技术措施,对结构方案的经济技术的比较,得到一个经济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成果,在成本细部方面,控制工作较为细致、具体,包括进行模型分析、对比、灵活运用规范等。这些分析与对比,工作量大,占用时间、精力较多。只有高水平的设计顾问公司和结构工程设计专家,才有可能做好结构设计优化工作。

仅仅找人看看图、提提意见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结构设计优化。这种做法工作深度的不足限制了优化的实际意义,造成了对结构设计优化工作的误解,也不利于设计优化工作的开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