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的选用
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是这本标准图集的第三版,前两版分别为97SD567和02D501 – 2,在过去的20年里,在前两版图集的推动下,等电位联结的概念和措施已经广泛地为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单位以及广大用户所了解,图集里的很多内容在国标编制时被采纳,成为了正式的规范条文,同时这两版图集也承载了很多超出标准图集的责任。
本次图集修编时,编制组考虑到以上情况,调整了以往在等电位领域标准图集先行的思路,采用标准图编制的一般原则,即以现行国家标准为依据,同时在编制时采纳了一些已经完成转化工作、通过了正式审查但尚未批准送印的标准,
例如GB 16895. 3-20XX/IEC60364-5-54:2011《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和GB 16895. 19-20XX/IEC 60364-7-702:2010《低压电气装置 第7-70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游泳池和喷泉》。
在图集的编制过程中,有专家提到了现行国标。例如GB 50054 – 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低规》)中的一些问题,但由于标准和标准图集的效力不同,编制组经过讨论,认为这些存在不同意见的问题宜在相关规范修编时讨论解决,本次标准图集维持与现行国标的要求一致。
新版图集引用了《低规》对等电位联结的分类、术语、等电位联结线截面的规定和对等电位联结作用原理的阐述,沿用了前两版对等电位联结的安装要求和导通性测试的办法。
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在图集的修编过程中,有专家提到了IEC标准没有“局部等电位联结”这一名词和措施的问题,其实早在1996年版IEC 1200-413《Electrical installation guide-Part413: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Automatic disconnection of supply》的第413.1.3.5条就专门提到了局部等电位联结,而且该做法在国内已沿用多年并广泛传播,可视为“局部范围内的总等电位联结”,与辅助等电位联结只是在具体的联结措施上有所区别,都能起到降低接触电压的作用,是有效和便于实施的。
本版图集依照现行《低规》和最新的GB 16895系列标准延续和更新了这部分内容。
对于需要在局部范围内做等电位联结的场所,部分标准(例如GB 16895.13-2012/IEC 60364-7-701:2006《低压电气装置 第7-70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装有浴盆或淋浴的场所》)只要求对可接触的建筑物金属部分做联结,编制组考虑到等电位箱与本层钢筋做联结的工程量非常小,易于做到,而且本层钢筋网确能起到地面等电位的作用,故要求“应”做联结,当然,如果是绝缘地面则可以不做联结。
由这个问题引申出另一个问题:一般环境下,TN-S系统配电箱的PE排是否需要与本层结构体内的钢筋网做联结?理论上如果配电箱内保护装置和线路的选择通过校验完全符合《低规》的相关要求,则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不需要做此联结,但编制组了解到在实际工程中,设计者很少对每个回路进行校验。
一方面是由于辅助工具的缺乏使得校验的工程量巨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对电气安全的重视普遍没有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这一联结措施造价很低,易于实现,对避免电击事故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推荐采用。
等电位联结实施情况调查和启发
在图集的修编过程中,编制组到北京、成都、上海、无锡、贵阳5地做了调查,与数家施工单位、成套厂和电工产品设备商进行了讨论,了解到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修改,也有图集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有待更多相关部门的关注:
a.各地对等电位联结的执行情况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执行情况相对较好,设计图纸即使只在说明中提了要求,很多施工单位也能按照标准图集执行;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执行情况不理想,甚至有的等电位端子箱内只有端子排,没有任何引出线,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编制组查阅了大量的施工图纸,发现很少有专门的等电位联结图纸,绝大多数只是在图纸中有一段简单的说明,要求按照标准图集来做,接地平面图中对于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何位置几乎没有提及,这就造成了等电位联结实施时的不确定和不规范,甚至有施工单位以图纸不明确为由不去实施。
另一方面,等电位联结的预算没有图纸的辅助,往往不能反映出实际的工程量,在实施中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2008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第4. 5. 10条第5款规定:
在施工图阶段,“图纸中应提出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的要求,在交代不清楚时要求绘制相应图纸”;
在2016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第4. 5. 9条第5款规定在施工图阶段,“除防雷接地外的其它电气系统的工作或安全接地的要求,如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应在接地平面图中叙述清楚,交待不清楚的应绘制相应图纸”。
这两版规定对等电位联结内容图纸深度的相关要求过于宽松,何种情况为“交代不清楚时”没有界定,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调查中看到的上述状况。
编制组郑重地呼吁和建议,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要求绘制总等电位联结平面图,注明等电位联结线和内部环形导体的材料、尺寸、敷设部位,标明总等电位联结箱、被联结设施及其所在房间等电位联结箱的位置;对于局部等电位联结,也同样应绘制相应的平面图,明确需联结设施的位置和等电位联结线的材料、尺寸、敷设部位。
b.编制组调查中发现,视招标要求不同,现场采购的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排尺寸形式各异,大多数由成套厂加工或再采购,只有少数由接地电工产品专业厂家生产。
这三版《等电位联结安装》标准图集都提供了端子箱/排的制作详图,但标准图集不是国家或行业的制造标准,约束力有限。有些接地电工产品专业厂家有自己的企业标准,但与标准图不尽相同,各企业标准之间也有差异。
在金属管件采用抱箍法联结时,最好选用成品等电位连接卡,但在很多地区都反映没有这类产品或很难买到,只能由施工单位自行制作连接卡,或者采用原始的缠绕法,自制连接卡的质量难以保证,缠绕法的效果很难长久。
编制组认为:非常有必要制定等电位联结用端子箱、连接卡等附件的制造标准,结束等电位类电工产品无标准可循的状况。
c.被联结设施例如各种金属管材,现在少见自带端子的情况,如果在被联结设施的制造标准中要求管材、设施等出厂时即设有等电位联结端子/鼻子,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等电位联结的实施难度会大幅度下降,而且联结效果也会提高很多,呼吁相关设备、建材设施制造标准的制定单位与电气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在制造标准增加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