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原则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近远期结合,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并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与城市用地、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综合防灾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规划相协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能够指导各工程管线的工程设计,并应满足工程管线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的要求。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当架空敷设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对城市景观造成严重影响时应采取直埋、保护管、管沟或综合管廊等方式地下敷设。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区域工程管线应避开城市建成区,且应与城市空间布局和交通廊道相协调,在城市用地规划中控制管线廊道。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程管线应按城市规划道路网布置;
2 各工程管线应结合用地规划优化布局;
3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充分利用现状管线及线位;
4 工程管线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滑坡危险地带等不良地质条件区。
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1 压力管线宜避让重力流管线;
2 易弯曲管线宜避让不易弯曲管线;
3 分支管线宜避让主干管线;
4 小管径管线宜避让大管径管线;
5 临时管线宜避让永久管线。
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协调各工程管线布局;确定工程管线的敷设方式;确定工程管线敷设的排列顺序和位置,确定相邻工程管线的水平间距、交叉工程管线的垂直间距;确定地下敷设的工程管线控制高程和覆土深度等。
3、工程管线的敷设深度
严寒或寒冷地区给水、排水、再生水、直埋电力及湿燃气等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确定管线覆土深度;非直埋电力、通信、热力及干燃气等工程管线以及严寒或寒冷地区以外地区的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地面承受荷载的大小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
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4.1.1的规定。当受条件限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安全措施减少其最小覆土深度。
表4.1.1 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
注:聚乙烯给水管线机动车道下的覆土深度不宜小于1.00m。
4、工程管线的管线高程
河底敷设的工程管线应选择在稳定河段,管线高程应按不妨碍河道的整治和管线安全的原则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Ⅰ级~Ⅴ级航道下面敷设,其顶部高程应在远期规划航道底标高2.0m以下;
2 在Ⅵ级、Ⅶ级航道下面敷设,其顶部高程应在远期规划航道底标高1.0m以下;
3 在其他河道下面敷设,其顶部高程应在河道底设计高程0.5m以下。
5、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
地下敷设和架空敷设的具体内容,可参阅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