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楼梯”是连系建筑物楼层之间的通常形式之一。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在其楼梯间的梯段一般为单跑直梯段。剪刀楼梯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同一楼梯间里设置了两个楼梯,具有两条垂直方向疏散通道的功能。
剪刀楼梯的特点是:同一个楼梯间内设有两部疏散楼梯,并构成两个出口,有利于在较为狭窄的空间内组织双向疏散。剪刀楼梯的两个疏散通道处于同一空间内,只要有一个出口进烟就会使整个楼梯间充满烟气,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
1,剪刀楼梯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烟能力,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2,为确保剪刀楼梯两条疏散道的功能,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3,楼梯间内加压送风系统不宜合用。
4,剪刀梯作为两个安全出口时,其窗槛墙高度应不小于1200.
菱形防火隔墙
玻璃防火隔墙
疑:
1,剪刀梯是否只限于高层建筑使用?高层裙房、多层建筑可否采用剪刀梯作为疏散楼梯?
2、剪刀楼梯两个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三合一”前室,是否允许采用?
3,塔式住宅两个剪刀楼梯设一个前室的情景下,其前室可否设一个门?如可以,最多允许几户?
4,剪刀楼梯的两个出口之间距离也要保证5m吗?
附规范条文:
1,GB 50016-2014
5.5.10
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本条规定是对于楼层面积比较小的高层公共建筑,在难以按本规范要求间隔5m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的变通措施。本条规定房间疏散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0m,主要为限制楼层的面积。)
2,GB 50016-2014
5.5.28
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²。4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m²,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楼梯间的防烟前室,要尽可能分别设置,以提高其防火安全性。防烟前室不共用时,其面积等要求还需符合本规范第6.4.3条的规定。当两部剪刀楼梯间共用前室时,进入剪刀楼梯间前室的入口应该位于不同方位,不能通过同一个入口进入共用前室,入口之间的距离仍要不小于5m;在首层的对外出口,要尽量分开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首层的公共区无可燃物且首层的户门不直接开向前室时,剪刀梯在首层的对外出口可以共用,但宽度需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
黄德祥:图示中的楼梯间前室是理想状态,仅供参考,住宅前均设走道不现实,住宅允许单项疏散,不需要做环道。图示和条文解释不应作为规范的直接依据。三合一前室和楼梯间,均需加压送风。
3,GB 50096-2011
6.3.4
(住宅建筑)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
释:
1,公共建筑设剪刀梯,楼梯间前室不能共用,不存在三合一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以与一个楼梯间前室合用。
2,住宅三合一前室和楼梯间均需要加压送风。
3,当两部剪刀楼梯间共用前室时,进入剪刀楼梯间前室的入口应该位于不同方位,不能通过同一个入口进入共用前室,入口之间的距离仍要不小于5m。
4,住宅楼梯间前室外要求做环形疏散走道不现实,住宅建筑允许单向疏散。
5,在首层的对外出口,要尽量分开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首层的公共区无可燃物且首层的户门不直接开向前室时,剪刀梯在首层的对外出口可以共用,但宽度需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
6,当两部剪刀楼梯间分别前室,前室门之间的距离仍要不小于5m。
7,商业建筑中的剪刀楼梯设置:
1
大型商业建筑必须设计足够宽度的消防疏散楼梯,在工程中常用(图1)所示的楼梯,这种楼梯类似于剪刀楼梯,但又不同于高层建筑中的剪刀楼梯。它是在一个楼梯间的空间里,容纳了两个楼梯跑。这两个楼梯跑之间不以防火墙分隔,防烟防火性能较差,安全性不高,在设计中整个楼梯也只作为一个安全疏散出口考虑。但这个设计能够很好地解决商业建筑疏散宽度不足的问题。
剪刀楼梯比上图所示的叠合楼梯安全性高,具备很好的防烟防火能力,笔者认为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安全疏散不足问题,而且能够确保疏散设施的安全性,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做法。但是两个疏散口距离较近,一般认为只能解决疏散宽度的问题,而不能解决疏散口的问题,商业建筑中的剪刀楼梯仅仅视作一个疏散口。
在多层及地下负一层(负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大于10m)商业建筑中的剪刀楼梯不一定都作防烟楼梯间。1、当其靠外墙时,设有直接采光通风窗,或首层位置能够直通室外且与地上部分不共用楼梯间时,则可以不作防烟楼梯间,只作封闭楼梯间,将省下的防烟前室面积作成使用面积,提高商场的经济效益。2、当其不靠外墙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及地下部分与地上共用楼梯间时,则应按照防烟楼梯间设计。
在高层及地下(地下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大于10m)商业建筑内的剪刀楼梯均应严格按照防烟楼梯间设置,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和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此外,剪刀楼梯的设计还应注意:一是要给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入口设置不同疏散方向的前室,两个通向前室的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解决人员拥堵问题,而一般不能视为两个疏散出口);二是要使疏散楼梯平缓一些,由于剪刀楼梯无中间休息平台,梯段较长、太陡的楼梯容易使人心理紧张,不利于行走疏散。
8,商场、车库等大空间内设剪刀梯时,设在同一防火分区的两个出口只算一个安全出口。剪刀楼梯一般不做两个出口考虑,只有特殊情况按此处理;商场内设剪刀楼梯,剪刀楼梯数量不应超过30%,尽管设两个前室或出口,由于不是双向疏散,设在同一防火分区时,依然按一个安全出口考虑;分别设在两个防火分区的出口,可分别视作一个安全出口(黄德祥)。
9,三合一前室建筑的地下室楼梯间前室形式目前无依据。地下室面积较小基本符合三合一要求的公建和住宅条件时,笔者认为可参照上部三合一形式,期待权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