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观察城市建筑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困惑:建筑对于城市、对于历史、对于环境、对于社会、对于人,究竟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而这么多不那么负责任的建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它们,怎样理解它们,怎样帮助它们呢?

  酒店建筑,特别是大型酒店建筑,从来就是城市形象中的焦点,也是城市社会文化活动的窗口。在任何一个城市或景区中,酒店建筑都是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所以,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几乎所有市长对城市中重要酒店建筑的设计都会非常重视,亲自过问甚至亲自审定。这时候,市长(也许还有省长)、规划部门首长、投资人以及建筑师这四个方面的合作与共识,以及他们自身的见识、修养和智慧就显得非常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的酒店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水平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大多数人还没有真正从基本原理和规律上理解酒店建筑的性质和作用,以及这类建筑一旦建成就必须要面临的种种利弊和必须要承担的种种责任,导致我国多数自行设计的酒店建筑还存在着主观性、短期性、随意性、模仿性的现象,很多设计则要么不顾城市发展需要,只考虑短期利益,使酒店很快变成了“旧店”;要么完全缺失了酒店建筑应有的标志,没有具备酒店的特征;要么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有美观的外表,里面则除了常规的设备和结构设计,实用功能都是“虚设”的,而这种体内生命的虚脱使再美丽的建筑外表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在我看来,酒店建筑设计的基本要义大致有三个:

  1. 连接城市生命。

  酒店,和所有建筑一样,都是城市整体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细胞,与城市互相依附而生存。如果两者的建设互不相干,互不照顾,互不协调,没有预留,没有长远规划,酒店这种特殊的建筑就会给城市造成麻烦,同时也会因为市政或者交通的问题使酒店运营出现困难。我们都见过身居拥挤地带的大酒店举办宴会时出现的门前车辆拥堵现象;我们也感受过从偏离交通干网的酒店赶赴飞机场时的那种焦虑和恐惧;我们也还记得住在被污染、噪音和恶劣环境所淹没的酒店中的那种坏心情。酒店,必须与城市共存、共建、共享、共利。中国的酒店规划,也远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

  2. 传达酒店信息。

  酒店建筑和其它公共民用建筑既有性质上的区别,也有形象上的不同,那就是无论楼房高低,距离远近,其外观都要设法传达出一种非常明确的信息:“我是酒店”。而且应该通过这种传达表明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酒店,哪一个级别和档次的酒店;甚至还可以向那些常住酒店的客人暗示出酒店的客房价格。我以为这实在是一个极为有趣又很有内容的设计工作,而且设计成功与否,可以有目共睹,不难判断。

  但是,由于酒店建筑外观不宜过分张扬,反而更追求内敛、安静的文化形态,能设计成为纪念碑式标志性建筑的机会的确比较少,
这使得为数不少的建筑师要么不那么情愿做酒店建筑设计,要么就一定力争把酒店设计成一种既是丰碑又是标志的建筑。结果是,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很多酒店建筑设计都会在外观上最先出现问题:有的像学校,有的像写字楼,有的像公寓,有的像科研单位,也有的像个大博物馆,十分壮观。总之,如果没有楼上的酒店名字,这个建筑本身所传达的信息肯定是完全模糊不清的,这就失去了酒店建筑的特征意义。

  3. 满足酒店经营和发展需要。

  很久以来,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建碑”还是为了缔造生命,还是二者兼顾?因为人各有志,追求不同,似乎还无法论得分明。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建筑,生命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成功地缔造了生命的建筑就是“负责任的建筑”。而能否设计标志性建筑,真要随遇而安,不可强求。

  对酒店建筑而言,设计满足了经营和发展需要就是缔造了酒店的生命。其中包含着两个步骤,也是两个要素:

  第一,是要把酒店体内的所有生命系统构建完成,“五脏六腑、血脉神经、骨架肌肉”必须样样俱全,位置正确,这就是规划酒店体架和室内外整体功能及流程的设计;
第二,是由内至外地构造酒店的每一个空间、形态,直到外观,在确保健康生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塑造出酒店建筑的性格与特色,这就是为酒店创造品质、品味、品格的时候,是创造酒店的精神力量和资产价值的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要素是满足酒店经营需要,第二要素是满足酒店发展需要,二者不能或缺。

  当然,酒店建筑设计的这三个基本要义理论上是由循序渐进的不同层次和很多丰富的细节组成的,内容还有很多很细,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化;实践上则是依靠大量设计经验和案例来说明、检验、充实和实现的。可以说,只要遵循这样的设计理念,酒店建筑设计就容易走上科学合理专业化的道路,酒店经营就能成功,酒店资产就能升值,酒店的品牌也就能叫响。反之,如果缺离了这些,还是把酒店建筑只做成“建筑”,而不是做成“酒店”,那我们设计的酒店就一定会被后人批判,也会给投资者和使用者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损失。

  图片说明:

  A
欧洲的老酒店:在欧洲,酒店建筑和城市一样古老,新酒店的建筑设计机会不多。可即使有了这样的机会,也很少有欧洲建筑师愿意设计出在美国、中东和亚洲看到的那些大酒店。这里面有观念问题,有环境问题,也有文化和历史的原因。

  C 现代城市酒店:

  · 埃及开罗喜来登酒店: 1
,占据了最理想的位置,道路、交通、景观、码头、环境,无所不在,与城市和环境息息相通,生命力极其旺盛; 2
,一座酒店楼,另一座是公寓楼,建筑外窗的形式使人从外观很容易辨认其功能,建筑信息的传达很成功; 3
,酒店的内部功能和流程也很合理很周到,尤其是底层的交通十分畅通,人车分离、客货分离、前后分离;而且酒店客人去地下停车场、去码头、去街面,均十分方便。

  ·
泰国曼谷洲际酒店(局部):从图片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酒店所具有的现代城市的生命体征:紧凑而不拥挤、繁忙但不混乱,空间关系立体化,交通组织多元化,商业功能整体化。如果没有如此设计,身处此狭窄之地的这么一个大酒店的生存真是不堪设想。

  ·
新加坡丽兹·卡尔顿酒店:这是我极为喜爱的酒店建筑。从远处可以看到她的整体,到跟前又可以欣赏很多建筑细部的创造,而进入酒店后,方才发现内部如此周全的功能与流程竟然和建筑整体配合得那么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而且有好多既节省又出效果的“绝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