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他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贝聿铭曾9次获颁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以及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里茨克建筑奖和法国荣誉勋章。而他此次即将获颁的终身成就奖,是专门奖励那些在当代实用设计领域中,作出重大和深远贡献的人士。

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

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不仅使几何结构充满激情,还让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他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他经历过“金字塔”的失败,遭受过万人的讽刺与嘲笑,但在后来的积极探索中重获新生,获得了世人的赞许。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无疑是最优秀最成功的存在。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是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一个较为典型的建筑作品之一,它位于香港中西区花园道与金钟道交界处,是香港最现代化的建筑之一。该大厦曾经是香港最高和世界第5高的建筑。游客在大厦的第55层就可以俯瞰壮观的香港城市风景。

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直到建成营业历时六年有余,其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局促土地。既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又要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原型来自于马德里大厦,它也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从这些观察中就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几何运用设计。

中银大厦整栋大楼以三楼营业厅,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与顶端70层的“七重厅”等处最受瞩目。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恢宏,以石材为室内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气派,位在该层中央直达第17楼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天花处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追根究底其实是沿用贝氏最早的金字塔造型概念。

贝氏还采用一贯的设计手法——结合阳光与空间。将香港中银大厦机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层,在其上层创造一个充满阳光的玻璃厅,引进阳光,引进风光,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筑师的气魄。

贝氏建筑的又一大特点就是混凝土的运用。通常贝氏设计的高楼,由底至顶通体只有一个建材,墩座是因应基地的斜坡而设计,同时希望藉着厚重的石材和混凝土的使用,增强稳定的感觉。但是中银大厦有个三层楼高的石质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墙楼层,而这点也是贝氏作品的一个特例。

中银大厦中出现的相似的窗框和石柱顶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饰以及第十七楼与七十楼的遮阳设施等等都在贝氏其他的建筑作品上早有呈现,这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语汇与元素乃是经过历练的设计结晶,凡能经得起考验的,就是历久弥新的设计,而这也就是贝氏作品隽永的原因之一。

大厦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庭园,园中有流水、瀑布、奇石与树木、流水顺着地势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双重意义,实质方面,水声可以消灭周围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隐喻财源广进,象征为银行带来佳运,西南解处耸立朱铭的“和谐相处”铜塑,对着的两个个巨大青铜像在灰色的花岗岩衬托下,甚是抢眼,铜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观光胜地山顶缆车站的必经之处,就整个敷地计划而言,颇有点睛之妙,贝氏从事敷地计划,未按照香港一般的惯常方式将建筑盖满整个基地,而用心地在东西两侧规划了庭园,为人挤楼拥的香港创造了精致的室外空间,诚乃可贵之举。

整个大楼的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而且通过玻璃和钢材的反射与支撑,使建筑整体有一种灵动之感。

贝聿铭还通过设计香港中银大厦,获得了美国政府颁发“史密斯松尼安古柏惠特全国设计终身成就奖”,表彰了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成就。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贝聿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人能永远风光,但是建筑是悠久的,最要紧的是看你的工作如何,工作能否存在,50年以后,100年以后……任何名分都会随着时间流逝,真正留下来的只是建筑本身。”这也警醒着我们,歧途路上要耐得住性子,而只有精心伟大的作品才会风韵留存。

苏州博物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