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省市对于有梁板与单梁都有相应的定额解释,但是解释都不尽完善,或是一提而过,含糊不清,以至于在结算审计时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我仅以山东消耗量定额说明下,争议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有梁板不计算脚手架,而单梁需要计算脚手架。
我以前虽发过类似讨论帖,但是我觉得在此还是有必要旧题新谈,希望让更多的同行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合理,比较深入的认识,可以在以后工作中遇到这个问题可以处理的游刃有余!
讨论时可以注明所在的省市,方便大家的学习与交流!
单梁就是单独一跨一条梁。
有梁板是指由梁和板连成一体的钢筋混凝土板,它包括梁板式肋形板和井字肋形板,工程量按梁、板体积总和计算。
有梁板是指由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的梁(主梁、次梁)与板连成一体的板 称为有梁板。
指带肋梁的板,这里的肋梁不包括框架梁。即我认为不包括图纸上名称带KL的梁,以及支座为砼柱、砼墙的梁。
带肋梁的板,包括柱间梁,即所谓的包括主、次梁。即凡是和梁有平行重合的板,这个梁和板就叫有梁板。
平板:就只能是由圈梁、剪力墙围成的板。
梁板式肋形楼板由主梁。及梁(肋)、板组成。它具有传力线路明确、受力合理的特点。当房间的开间、进深较大,楼面承受的弯矩较大,常采用这种楼板。
井字型肋楼板没有主梁,都是次梁(肋),且肋与肋间的跨离较小,通常只有1.5~3mm,搁置长度不小于180mm;梁高大于500mm时,搁置长度不小于240mm。通常,次梁搁置为240mm,主梁搁置为370mm。值得注意的是,当梁上的荷载较大,梁在墙上的支承面积不足时,为了防止梁下墙体因局部抗压强度不足而破坏,需设置梁垫,以扩散由梁传来的过大集中荷载。
有梁板是指由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的梁(主梁、次梁)与板连成一体的板称为有梁板。
有梁板包括主、次梁及板。工程量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有梁板.指板下有肋型、密肋型和井式梁者,包括框架结构主、有梁板。
次梁间的板,按梁间净(包括肋)体积计算,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同类型板工程量计算。
主、次梁和板整体浇灌时,主梁分别计算,次梁工程量与板的工程量合并套用有梁板定额子目。
08规范中是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有梁板、无梁板、平板的区别
有梁板的特征是,“有梁”的“梁”下基本无独立对应得向下传递荷载的结构。所以砖混结构中的板,梁下无墙,一般都按有梁板算。
它的施工特征是梁下模板支撑体系与板是一体的。拆模的时候,一齐拆除。
无梁板的特征是,板上无梁。这个施工和预算概念差不多。不但板下无梁,而且没有其他独立的承重结构。板是直接将荷载传给柱的。
平板的特征是,它基本都可以划分为小块,每块都是把荷载通过四边的梁或墙将承重转化,其施工特征是,如果是砼梁墙上平板,梁墙与板的模板支撑是分立的,分开拆除。如果是砖墙上平板,是直接浇注在墙上的,这个特征很明显。
钢砼有梁板是指板下带有肋(梁)的板,在框架结构中不包括柱与柱之间的梁,该梁应按单梁定额单独计算,不应包含在有梁板内。
(也就是说框架结构中框架主梁按矩形梁算,次梁并入有梁板中?)
钢砼无梁板是指不带梁,直接由柱支承,带柱帽的楼板,其板较厚,主要用于冷库、仓库、菜场等建筑物。
钢砼平板是指搁置在墙或框架结构柱间梁上的板。
中文词条名:有梁板 无梁板 平板的区别
英文词条名:
有梁板的特征是,“有梁”的“梁”下基本无独立对应得向下传递荷载的结构。所以砖混结构中的板,梁下无墙,一般都按有梁板算。它的施工特征是梁下模板支撑体系与板是一体的。拆模的时候,一齐拆除。
无梁板的特征是,板上无梁。这个施工和预算概念差不多。不但板下无梁,而且没有其他独立的承重结构。板是直接将荷载传给柱的。
平板的特征是,它基本都可以划分为小块,每块都是把荷载通过四边的梁或墙将承重转化,其施工特征是,如果是砼梁墙上平板,梁墙与板的模板支撑是分立的,分开拆除。如果是砖墙上平板,是直接浇注在墙上的,这个特征很明显。
建筑中的有梁板、无梁板、平板是怎样划分的?
在建筑预算里常有这几类概念。
有梁板是指在模板、钢筋安装完毕后,将板与梁同时浇筑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件。通常有井字形板、肋形板。
无梁板是将板直接支承在墙和柱上,不设置梁的板。
平板是指既无柱支承,又非现浇梁板结构,而周边直接由墙来支承的现浇钢砼板。通常这种板多用于较小跨度的文章,如建筑中的浴室、卫生间、走廊等跨度在3m以内,板厚60-80mm的板。
平板与无梁板的区别就是支承支座不同,平板由墙支承,无梁板由墙和柱来支承。
板式楼板是将楼板现浇成一块平板,四周直接支承在墙上,这种楼板称为板式楼板。板式楼板的底面平整,便于支模施工,但当楼板跨度大时,需增加楼板的厚度,耗费材料较多,所以板式楼板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及走廊等,还具体可分为单向和双向板。
无梁楼板是在楼板跨中设置柱子来减小板跨,不设梁的楼板在柱与楼板连接处,柱顶构造分为有柱帽和无柱帽两种。当楼面荷载较小时,采用无柱帽的形式;当楼面荷载较大时,为提高板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抗冲切能力,可以在柱顶设置柱帽和托板来减小板跨、增加柱对板的支托面积。无梁楼板的柱间距宜为6m,成方形布置。由于板的跨度较大,故板厚不宜小于150mm,一般为160~200mm。无梁楼板的板底平整,室内净空高度大,采光、通风条件好,便于采用工业化的施工方式,适用于楼面荷载较大的公共建筑(如商店、仓库、展览馆等)和多层工业厂房。
经过施工与设计的综合经验调查,框架建筑一般主梁在柱间距在7.2~8米之间最经济,因为这样不但材料比较合适,而且对与空间的分割和功能的使用都比较好.
砖混结构的建筑主梁一般在3.0~3.9之间较为合理.对建筑整体的成本比较合适.
建筑的设计应该从整体的结构体系分析,不能单纯的从数据看,因此对待一些特殊工程还要经过精密计算才能得出经济合理的结果.
有梁板、无梁板、平板在工程量计算中的区别
梁:按图示断面尺寸乘梁长以立方米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伸入砖墙内的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圈梁、过梁应分别计算,过梁长度按图示尺寸,图纸无明确表示时,按门窗洞口外围宽另加500mm计算。平板与砖墙上砼圈梁相交时,圈梁高应算至板底面。
依附于梁(包括阳台梁、圈过梁)上的砼线条(包括弧形线条)按延长米另行计算(梁宽算至线条内侧)。
现浇挑梁按挑梁计算,其压入墙身部分按圈梁计算;挑梁与单、框架梁连接时,其挑梁应并入相应梁内计算。
花篮梁二次浇捣部分执行圈梁子目。
板:按图示面积乘板厚以立方米计算(梁板交接处不得重复计算)。其中:
有梁板按梁(包括主、次梁)、板体积之和计算,有后浇板带时,后浇板带(包括主、次梁)应扣除。
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之和计算。
平板按实体积计算。
现浇挑檐、天沟与板(包括屋面板、楼板)连接时,以外墙面为分界线,与圈梁(包括其他梁)连接时,以梁外边线为分界线。外墙边线以外或梁外边线以外为挑檐、天沟。
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
预制板缝宽度在100mm以上的现浇板缝按平板计算。
后浇墙、板带(包括主、次梁)按设计图纸以立方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