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CJJ193-2012 1

1总则 11

2术语和符号 12

2.1 术语 12

2.2 符号 13

3基本规定 15

4总体设计 19

4.1 一般规定 19

4.2 总体设计要点 19

5 横断面设计 21

5.1 一般规定 21

5.2 横断面布置 21

5.3 横断面组成宽度 26

5.4 路拱与横坡 29

5.5 缘石 30

6 平面设计 31

6.1 一般规定 31

6.2 直线 31

6.3 平曲线 31

6.4 圆曲线超高 34

6.5 圆曲线加宽 35

6.6 视距 36

6.7 分隔带及缘石开口 37

7 纵断面设计 38

7.1 一般规定 38

7.2 纵坡 38

7.3 坡长 39

7.4 合成坡度 40

7.5 竖曲线 41

8 线形组合设计 42

8.1 一般规定 42

8.2 平、纵、横的线形组合 42

8.3 线形与桥、隧的配合 43

8.4 线形与沿线设施的配合 44

8.5 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44

9 道路与道路交叉 46

9.1 一般规定 46

9.2 平面交叉 46

9.3 立体交叉 48

10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50

10.1 一般规定 50

10.2 立体交叉 50

10.3 平面交叉 51

本规范用词说明 54

引用标准名录 55

附:条文说明 57

l 总则 60

2 术语和符号 61

2.l 术语 61

2.2 符号 61

3 基本规定 62

4 总体设计 67

4.1 一般规定 67

4.2 总体设计要点 70

5 横断面设计 73

5.1 一般规定 73

5.2 横断面布置 73

5.3 横断面组成宽度 76

5.4 路拱与横坡 79

5.5 缘石 80

6 平面设计 81

6.1 一般规定 81

6.2 直线 81

6.3 平曲线 82

6.4 圆曲线超高 88

6.5 圆曲线加宽 89

6.6 视距 91

7 纵断面设计 94

7.l 一般规定 94

7.2 纵坡 94

7.3 坡长 96

7.4 合成坡度 97

7.5 竖曲线 97

8 线形组合设计 99

8.1 一般规定 99

8.2 平、纵、横的线形组合 100

8.3 线形与桥、隧的配合 100

8.4 线形与沿线设施的配合 101

8.5 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101

9 道路与道路交叉 103

9.l 一般规定 103

9.2 平面交叉 103

9.3 立体交叉 105

10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110

10.1 一般规定 110

10.2 立体交叉 110

10.3 平面交叉 113

6.6.1 各级道路的停车视距不应小于表6.6.1的规定值。

6.6.1-686.102

10.2.1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1 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2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车站、铁路编组场的交叉;

3 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

4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除有轨电车道外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