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240-2018 1

1 总则 12

2 术语 13

3 基本规定 14

4 监测范围与时段 15

4.1 监测范围及分区 15

4.2 监测时段 16

5 监测内容 18

6 监测方法与频次 20

6.1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 20

6.2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21

6.3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24

6.4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 24

7 监测点布设 26

7.1 监测点布局 26

7.2 植物措施监测点布设 27

7.3 工程措施监测点布设 27

7.4 土壤流失量监测点布设 27

8 重点对象监测 30

8.1 弃土(石、渣)场 30

8.2 取土(石、料)场 30

8.3 大型开挖(填筑)区 31

8.4 施工道路 31

8.5 临时堆土(石、渣)场 31

9 水土流失防治评价 33

9.1 水土流失情况评价 33

9.2 水土保持效果评价 33

10 监测成果及要求 35

附录A 地表组成物质监测记录表 36

附录B 植被(扰动前)监测记录表 37

附录C 地表扰动情况监测记录表 38

附录D 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计算方法 39

附录E 水力侵蚀测钎监测记录表 41

附录F 水力侵蚀侵蚀沟监测记录表 42

附录G 水力侵蚀控制站监测记录表 43

附表H 风力侵蚀测钎监测记录表 44

附录J 风力侵蚀集沙仪监测记录表 45

附录K 风力侵蚀风蚀桥监测记录表 46

附录L 植物措施监测记录表 47

附录M 工程措施监测记录表 48

附录N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统计表 49

附录P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 50

本标准用词说明 51

引用标准名录 52

附:条文说明 54

3 基本规定 56

4 监测范围与时段 57

4.1 监测范围及分区 57

5 监测内容 58

6 监测方法与频次 59

6.1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 59

6.2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60

6.4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 60

7 监测点布设 61

7.4 土攘流失量监测点布设 61

8 重点对象监测 62

8.1 弃土(石、渣)场 62

8.3 大型开挖(填筑)区 62

9 水土流失防治评价 63

9.2 水土保持效果评价 63

10 监测成果及要求 64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