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3171-2019 1
1 总则 9
2 术语和符号 10
2.1 术语 10
2.2 符号 13
3 基本规定 16
3.1 一般规定 16
3.2 基本资料 19
3.3 桩的布置 20
3.4 桩身构造 22
3.5 耐久性规定 24
4 岩土工程勘察 26
4.1 一般规定 26
4.2 灌注桩 27
4.3 挤密及防渗地基处理 30
5 桩基计算 32
5.1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32
5.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33
5.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36
5.4 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 42
5.5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43
5.6 桩基沉降计算 44
5.7 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 46
5.8 桩基抗震验算 48
6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设计 50
6.1 设计原则 50
6.2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承载力计算 51
6.3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抗震设计 53
7 挤密及防渗地基处理 62
7.1 双向螺旋钻挤密地基 62
7.2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双向螺旋刚性挤土桩复合地基设计 64
7.3 水平防渗及垂直帷幕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69
8 施工 72
8.1 一般规定 72
8.2 施工准备 75
8.3 施工质量控制 47
8.4 双向螺旋散体材料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 79
8.5 水平防渗及挤密垂直帷幕法施工 80
8.6 双向螺旋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 81
8.7 双向螺旋长-短桩复合地基施工 81
9 质量检验和验收 83
9.1 一般规定 83
9.2 施工前检验 83
9.3 施工质量 83
9.4 施工后检验 84
9.5 验收资料 85
9.6 双向螺旋散体材料挤密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 85
9.7 水平防渗及垂直帷幕法质量检验 86
9.8 双向螺旋刚性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 86
9.9 双向螺旋长-短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 87
附录A 施工工艺流程 88
附录B 桩基施工记录 90
本规程用词说明 91
引用标准名录 92
附:条文说明 94
1 总则 100
3 基本规定 111
3.1 一般规定 111
3.5 耐久性规定 116
5 桩基计算 117
5.1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117
5.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117
5.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117
5.4 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 126
5.6 桩基沉降计算 126
5.7 桩身承载力与裂缝控制计算 126
5.8 桩基抗震验算 127
6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设计 129
6.1 设计原则 129
6.2 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承载力计算 129
6.3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的抗震设计 137
7 挤密及防渗地基处理 139
7.1 双向螺旋钻挤密地基 139
7.2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双向螺旋刚性挤土桩复合地基设计 148
7.3 水平防渗及垂直帷幕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152
8 施工 154
8.1 一般规定 154
8.2 施工准备 155
8.3 施工质量控制 156
8.4 双向螺旋散体材料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 158
9 质量检验和验收 159
9.6 双向螺旋散体材料挤密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