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466-2019 1
1 总则 13
2 术语 14
3 室内热环境节能设计计算指标 19
4 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节能设计 20
4.1 一般规定 20
4.2 规定性指标 20
4.3 围护结构构造节能设计 26
4.4 保温系统防火设计 32
4.5 特殊建筑和部位的节能设计 34
4.6 节能设计计算 35
5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 40
6 供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 43
6.1 一般规定 43
6.2 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 43
6.3 集中式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45
6.4 集中式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媒输送 50
6.5 集中式供暖空调系统的室内末端设备 55
6.6 集中式供暖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能量计量 55
6.7 通风 57
7 给水排水节能设计 59
7.1 一般规定 59
7.2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 59
7.3 热水系统设计 61
8 电气节能设计 64
8.1 一般规定 64
8.2 供配电系统 64
8.3 照明 64
9 绿色建筑设计与可再生能源应用 66
9.1 一般规定 66
9.2 太阳能利用 66
9.3 地源热泵系统 67
附录A 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 68
附录B 建筑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73
附录C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75
附录D 建筑外窗(包括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计算 79
附录E 建筑外门窗的物理性能分级 86
附录F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89
附录G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91
附录H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览表表式 98
本标准用词说明 106
引用标准名录 107
附:条文说明 108
1 总则 113
2 术语 116
3 室内热环境节能设计计算指标 117
4 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节能设计 118
4.1 一般规定 118
4.2 规定性指标 120
4.3 围护结构构造节能设计 127
4.4 保温系统防火设计 134
4.5 特殊建筑和部位的节能设计 135
4.6 节能设计计算 136
5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 138
6 供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 141
6.1 一般规定 141
6.2 分散式供暖空调系统 142
6.3 集中式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143
6.4 集中式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媒输送 149
6.5 集中式供暖空调系统的室内末端设备 151
6.6 集中式供暖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能量计量 152
6.7 通风 156
7 给水排水节能设计 158
7.1 一般规定 158
7.2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 158
7.3 热水系统设计 160
8 电气节能设计 163
8.2 供配电系统 163
8.3 照明 163
9 绿色建筑设计与可再生能源应用 164
9.2 太阳能利用 164
9.3 地源热泵系统 164
附录D 建筑外窗(包括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计算 166
附录E 建筑外门窗的物理性能分级 168
附录G 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