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284-2018 1
1 总则 16
2 术语 17
3 基本规定 20
3.1 工艺选择 20
3.2 设计基础资料 21
3.3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22
3.4 设备选择 23
3.5 设备布置 25
3.6 管道及管道敷设 27
3.7 自控及在线监测 30
4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31
4.1 一般规定 31
4.2 吸收剂 31
4.3 副产物 32
4.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32
4.5 设备选择 33
4.6 设备布置 36
4.7 管道及管道敷设 37
4.8 自控及在线监测 38
5 氨法 39
5.1 一般规定 39
5.2 吸收剂 39
5.3 副产物 40
5.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40
5.5 设备选择 41
5.6 设备布置 43
5.7 管道及管道敷设 43
5.8 自控及在线监测 44
6 钠碱法 46
6.1 一般规定 46
6.2 吸收剂 47
6.3 副产物 48
6.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48
6.5 设备选择 49
6.6 管道及管道敷设 50
6.7 自控及在线监测 50
7 氧化锌法 52
7.1 一般规定 52
7.2 吸收剂 52
7.3 副产物 53
7.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53
7.5 设备选择 54
7.6 管道及管道敷设 55
7.7 自控及在线监测 55
8 镜法 57
8.1 一般规定 57
8.2 吸收剂 57
8.3 副产物 58
8.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58
8.5 设备选择 59
8.6 管道及管道敷设 61
8.7 自控及在线监测 61
9 活性焦法 63
9.1 一般规定 63
9.2 吸收剂 64
9.3 副产物 65
9.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65
9.5 设备选择 66
9.6 设备布置 67
9.7 管道及管道敷设 67
9.8 自控及在线监测 68
10 溶剂法 69
10.1 一般规定 69
10.2 吸收剂 69
10.3 副产物 70
10.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70
10.5 设备选择 71
10.6 设备布置 72
10.7 管道及管道敷设 73
10.8 自控及在线监测 74
11 烟气循环流化床法 76
11.1 一般规定 76
11.2 吸收剂 76
11.3 副产物 77
11. 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77
11.5 设备选择 77
11.6 设备布置 80
11.7 管道及管道敷设 80
11.8 自控及在线监测 80
12 喷雾干燥法 82
12.1 一般规定 82
12.2 吸收剂 82
12.3 副产物 82
12.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83
12.5 设备选择 83
12.6 管道及管道敷设 84
12.7 自控及在线监测 84
13 双氧水法 85
13.1 一般规定 85
13.2 吸收剂 85
13.3 副产物 85
13.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86
13.5 设备选择 86
13.6 设备布置 87
13.7 管道及管道敷设 87
13.8 自控及在线监测 88
14 海水法 89
14.1 一般规定 89
14.2 吸收剂 89
14.3 设备选择 89
14.4 设备布置 91
14.5 管道及管道敷设 92
14.6 自控及在线监测 92
附录A 活性焦吸附硫容测定方法 94
附录B 活性焦耐压强度测定方法 100
附录C 活性焦耐磨强度测定方法 102
附录D 活性焦着火点测定方法 104
本标准用词说明 107
引用标准名录 108
附: 条文说明 112
1 总则 116
3 基本规定 117
3.1 工艺选择 117
3.2 设计基础资料 118
3.4 设备选择 118
3.6 管道及管道敷设 119
4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121
4.1 一般规定 121
4.2 吸收剂 122
4.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122
4.5 设备选择 123
4.6 设备布置 123
5 氨法 124
5.1 一般规定 124
5.2 吸收剂 126
5.3 副产物 126
5.4 物料和热盘平衡计算 126
5.5 设备选择 127
5.6 设备布置 127
6 钠碱法 128
6.1 一般规定 128
6.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129
6.5 设备选择 130
6.6 管道及管道敷设 130
7 氧化锌法 131
7.1 一般规定 131
7.2 吸收剂 131
7.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132
7.5 设备选择 132
8 镁法 134
8.1 一般规定 134
8.2 吸收剂 135
8.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135
8.5 设备选择 135
9 活性焦法 137
9.1 一般规定 137
9.2 吸收剂 138
9.5 设备选择 138
10 溶剂法 140
10.1 一般规定 140
10.5 设备选择 141
10.6 设备布置 141
10.7 管道及管道敷设 141
10.8 自控及在线监测 142
11 烟气循环流化床法 143
11.1 一般规定 143
11.2 吸收剂 143
11.3 副产物 144
11.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144
11.5 设备选择 144
11.7 管道及管道敷设 145
12 喷雾干燥法 146
12.1 一般规定 146
12.3 副产物 146
12.4 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 146
12.5 设备选择 147
13 双氧水法 148
13.1 一般规定 148
13.2 吸收剂 148
13.3 副产物 148
13.5 设备选择 148
13.6 设备布置 149
13.8 自控及在线监测 149
14 海水法 150
14.1 一般规定 150
14.2 吸收剂 150
14.3 设备选择 150
14.5 管道及管道敷设 151
3.6.8 输送腐蚀性、易爆、有毒介质的管道在横跨人行通道、运输通道上方敷设时,横跨段不得有法兰和管道连接件。
9.1.4 吸收塔必须设置氮气喷入设施和空气导入设施。
10.8.4 再生塔出口必须设安全阀以及压力检测、控制和报警装置。
13.6.4 双氧水储存区及吸收塔区域,必须设洗眼器和淋洗器。
13.8.4 现氧水储槽必须设置温度监测、报警、联锁装置。当储槽内温度达到35℃时,应启动报警,同时应自动启动喷淋水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