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85-2018 1

1 总则 11

2 术语和符号 12

2.1 术语 12

2.2 符号 13

3 布置与选型 16

3.1 布置原则 16

3.2 结构选型 16

3.3 竖向布置 17

3.4 平面布置 18

3.5 辅助构件 19

4 荷载 21

4.1 荷载分类 21

4.2 荷载组合 23

5 计算 29

5.1 一般规定 29

5.2 结构计算 31

5.3 地基基础 32

6 构造 34

6.1 一般规定 34

6.2 节点与连接 36

6.3 基础 37

7 抗震设计 38

7.1 一般规定 38

7.2 抗震计算要点 38

7.3 抗震构造措施 40

本标准用词说明 42

引用标准名录 43

附:条文说明 45

1 总则 47

2 术语和符号 49

2.1 术语 49

2.2 符号 49

3 布置与选型 50

3.1 布置原则 50

3.2 结构选型 50

3.3 竖向布置 53

3.4 平面布置 55

3.5 辅助构件 56

4 荷载 57

4.1 荷载分类 57

4.2 荷载组合 62

5 计算 64

5.1 一般规定 64

5.3 地基基础 65

6 构造 71

6.1 一般规定 71

6.2 节点与连接 72

6.3 基础 73

7 抗震设计 74

7.1 一般规定 74

7.2 抗震计算要点 74

7.3 抗震构造措施 74

1. 0. 4 井架抗震设防类别应为乙类。

1. 0. 5 高度大子30m井架的基础设计等级应为甲级。

4.2.1 井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4.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作荷载基本组合取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4.2.2-1

2 偶然组合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断绳、防坠制动荷载组合取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4.2.2-2

2) 地震作用组合取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4.2.2-3

式中: γo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取1. 1;

S一一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一一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值;

γRE一一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 的规定。

4.2.4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 ,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断绳、防坠制动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接下式计算:

4.2.4-1

注

2 地震作用效应控制的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4.2.4-2(4.2.4-2)

式中:γG一一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γL一一提升工作荷载分项系数;

γEh、γEV一一分别为水平、坚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γW一一风荷载分项系数;

SGE一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的效应;

SLK一一提升工作荷载计算的效应;

SEhk一一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效应;

SEVk一一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效应;

SWk 一一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效应;

ψw一一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并架总高度小于或等于60m 时应取0; 井架总高度大于60m 时应取0.2 。

5. 1. 7 井架结构抗倾覆稳定计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5.1.7

式中:MG 一一抗倾覆力矩(kN▪m) ,分项系数应取0.9;

MQ一一倾覆力矩(kN▪m)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其分项系数应取1. 0; 接偶然荷载效应组合时,其中断绳或防坠制动荷载值应取 50 % ,不计风荷载。

5.3.2 井架基础抗滑移稳定性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5.3.2

式中: Xk、Y k、 Zk一一斜撑柱对于基础斜顶面中心作用力X , Y 、Z 分量的标准值(kN ) ;

GkO 一一基础自重和上覆土重的标准值,取20kN/ m³ ;

μ一一斜撑基础底与地基土体间的摩擦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有关规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