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F-2019-10 1 

第一章 规划基础 12 

一、发展基础 12 

(一)区位交通优势凸显 12 

(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12 

(三)创新资源较为密集 13 

(四)城镇体系层次分明 13 

(五)绿色生态优势突出 13 

(六)文化底蕴厚重绵长 13 

二、主要问题 14 

(一)总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 14 

(二)区域内部融合互补不足 14 

(三)交通通道网络衔接不畅 14 

(四)周边城市群虹吸效应显著 14 

三、重大意义 14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5 

一、指导思想 15 

二、基本原则 15 

(一)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15 

(二)核心带动,强轴带面 16 

(三)精明增长,品质发展 16 

(四)融合互补,协作共赢 16 

(五)生态优先,文化支撑 16 

三、发展定位 16 

(一)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区 16 

(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17 

(三)全国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 17 

(四)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17 

(五)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17 

四、主要目标 18 

(一)近期目标 18 

(二)中期目标 18 

(三)远景谋划 20 

第三章 优化空间格局 20 

一、区域格局 20 

(一)一核 20 

(二)两极 21 

(三)两轴 22 

(四)三组团 23 

(五)多支撑 23 

二、生态格局 25 

(一)一带 25 

(二)两肺 26 

(三)九廊 28 

(四)多区 28 

三、产业格局 28 

(一)一中心 28 

(二)两板块 29 

(三)五片区 29 

(四)多支点 29 

第四章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30 

一、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城镇体系 30 

(一)提升大城市功能品质和发展能级 31 

(二)夯实中等城市支撑功能 31 

(三)推进小城市做精做特 30 

(四)做强特色小(城)镇等微支点 34 

二、以城带乡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36 

(一)鼓励城市主体、要素参与乡村振兴 36 

(二)推进产业融合带动城乡融合 37 

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37 

(一)加强美丽乡镇和村庄规划建设 37 

(二)完善乡村生态保护激励机制 38 

四、推动更高水平脱贫解困 38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 38 

(二)积极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更高水平的减贫战略 38 

第五章 共建高端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 39 

一、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39 

(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9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41 

(三)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 42 

(四)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 44 

(五)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45 

二、共建产业发展载体平台 45 

(一)共建产业公共创新和服务平台 46 

(二)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46 

三、有效承接区域产业转移 48 

(一)打造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48 

(二)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 48 

(三)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48 

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49 

(一)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提档升级 49 

(二)激活创新创业主体 49 

(三)共建高效创新创业平台 49 

(四)打造有影响力的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区 50 

第六章 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现代化 50 

一、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51 

(一)优化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51 

(二)强化都市圈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52 

(三)提升都市圈交通设施一体化服务水平 53 

二、构建安全泛在互联的智慧都市圈 54 

(一)协同打造以南昌为核心的区域信息通信枢纽 54 

(二)率先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54 

(三)提升信息网络服务水平 55 

三、优化完善能源基础设施 55 

(一)优化都市圈能源结构和电源布局 55 

(二)推进“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合 55 

(三)推动能源利用方式变革 56 

四、协同推进水利和防洪减灾能力建设 56 

(一)合力建设水源工程 56 

(二)推进区域水利协同联动 56 

(三)增强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 57 

第七章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58 

一、共同创建文明城市和美丽家园 58 

(一)共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58 

(二)协同提升市容市貌和村容村貌 59 

二、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保障水平 59 

(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59 

(二)协同推进鄱阳湖大保护 59 

(三)共抓长江大保护 60 

(四)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 60 

(五)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 60 

三、加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61 

(一)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61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61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治理 61 

(四)建立都市圈应对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 62 

(五)共同发展循环经济 62 

四、建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管控体系 62 

(一)完善区域资源环境生态监测体系 62 

(二)提升区域资源环境预警能力 63 

(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管控机制 63 

(四)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 63 

第八章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64 

一、共推文化繁荣兴盛 65 

(一)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65 

(二)推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65 

(三)打造富有魅力的区域文化品牌 65 

(四)共建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 66 

(五)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66 

二、共建人力资源高地 66 

(一)统筹提升教育质量 67 

(二)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67 

(三)打造富有竞争力的职业教育高地 67 

三、合力打造健康幸福都市圈 68 

(一)合力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68 

(二)共推跨区医疗合作 69 

(三)提升医疗服务能级 69 

(四)增强健康服务普惠能力 69 

四、推动社会保障联动提升 69 

(一)加快社会保障一体化 70 

(二)分类加强社会保障托底功能 70 

(三)完善住房保障联动发展机制 70 

(四)共同应对老龄化挑战 70 

五、强化公共事务协同治理 71 

(一)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建设 71 

(二)推进市场监管执法体系改革 71 

(三)深化都市圈应急管理合作 71 

第九章 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72 

一、构建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开放新格局 72 

(一)强化“东向”和“南向”海上开放 72 

(二)推进“北向”和“西向”陆上开放 73 

(三)扩大空中开放 73 

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73 

(一)协同创新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73 

(二)联合深化科技人文交流 74 

三、协同推进高水平开放 74 

(一)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74 

(二)开拓多元化外贸市场 74 

(三)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75 

四、共建高标准开放合作新平台 75 

(一)全面落实国家利用外资政策 75 

(二)加快境内外园区等开放载体建设 75 

(三)合力打造都市圈外经贸公共服务平台 75 

五、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76 

(一)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的合作 76 

(二)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77 

(三)强化与海西经济区对接 77 

第十章 创新都市圈发展的体制机制 78 

一、健全产业合作协调体制机制 78 

(一)创新产业协作机制 78 

(二)促进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政策衔接协同 78 

(三)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产业联盟作用 79 

二、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机制 79 

(一)持续推进“五型”政府建设 79 

(二)高质量建设诚信都市圈 79 

(三)推进高水平先行先试 80 

三、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80 

(一)推进金融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 80 

(二)优化土地管理和高效配置机制 80 

(三)促进人口和劳动力自由流动 81 

(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和技术市场一体化 81 

四、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82 

(一)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和征管协调机制 82 

(二)健全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82 

(三)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82 

(四)创新投融资保障协调机制 83 

第十一章 组织实施 83 

一、加强组织领导 84 

二、推动重点工作 84 

三、阶段有序推进 85 

四、强化督查考核 86 

五、加强舆论宣传 86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