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224-2010 1
1 总则 10
2 术语和符号 11
2.1 术语 11
2.2 符号 11
3 基本规定 13
3.1 适用高度和抗震等级 13
3.2 材料 14
3.3 构件 15
3.4 作用效应组合 15
4 结构设计与施工验算 20
4.1 结构分折 20
4.2 构件设计 20
4.3 施工验算 21
5 构造要求 22
5.1 一般规定 22
5.2 连接构造 22
6 构件生产 30
6.1 —般规定 30
6.2 模板、台座 30
6.3 钢筋加工、安装 30
6.4 预应力筋制作与张拉 31
6.5 混凝土 32
6.6 堆放与运输 32
7 施工及验收 34
7.1现场堆放 34
7.2 柱就位前基础处理 34
7.3 柱吊装就位 34
7.4 预制梁吊装就位 35
7.5 板吊装就位 36
7.6 安全措施 36
7.7 质量验收 36
本规程用词说明 39
引用标准名录 40
附:条文说明 42
1 总则 44
3 基本规定 45
3.1 适用高度和抗震等级 45
3.2 材料 45
3.3 构件 46
3.4 作用效应组合 46
4 结构设计与施工验算 48
4.1 结构分析 48
4.3 施工验算 48
5 构造要求 49
5.1 一般规定 49
5.2 连接构造 49
6 构件生产 51
6.1 一般规定 51
6.4 预应力筋制作与张拉 52
6.5 混凝土 52
7 施工及验收 53
7.1 现场推放 53
7.2 柱就位前基础处理 53
7.3 柱吊装就位 53
7.4 预制梁吊装就位 53
7.5 板吊装就位 53
7.7 质量验收 53
3.1.2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注:1 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3 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4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