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性能要求; 4 设计选用; 5 进场验收; 6 使用要求:以及相关附录。
JGJ85-2010 1
1 总则 9
2 术语和符号 10
2.1 术语 10
2.2 符号 12
3 性能要求 14
4 设计选用 17
5 进场验收 21
6 适用要求 24
附录A 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26
附录B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30
附录C 锚具内缩值测试方法 34
附录D 锚口摩擦损失测试方法 36
附录E 锚板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38
附录F 锚具低温锚固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40
附录G 变角张拉摩擦损失测试方法 43
本规范用词说明 45
引用标准名录 46
附:条文说明 47
1 总则 50
3 性能要求 51
4 设计选用 54
5 进场验收 56
6 适用要求 59
附录A 锚固区传力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62
附录B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65
附录C 锚具内缩值测试方法 66
附录D 锚口摩擦损失测试方法 67
附录E 锚板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68
附录F 锚具低温锚固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69
附录G 变角张拉摩擦损失测试方法 70
3.0.2 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由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定的锚具效率系数(ηa)和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组装件中预应力筋的总应变(εapu)确定。锚具效率系数(ηa)不应小于0.95,预应力筋总应变(εapu)不应小于2.0%。锚具效率系数应根据试验结果并按下式计算确定:
ηa= fapu / ηp·fpm (3.0.2)
式中:(ηa)——由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定的锚具效率系数;
fapu——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实测极限拉力(N);
fpm ——预应力筋的实际平均极限抗拉力(N),由预应力筋试件实测破断荷载平均值计算确定;
ηp——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其值应按下列规定取用: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中预应力筋为1至5根时,ηp=1;6至12根时,ηp=0.99;13至19根时,ηp=0.98;20根及以上时,ηp=0.97。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的破坏形式应是预应力筋的破断,锚具零件不应碎裂。夹片式锚具的夹片在预应力筋拉应力未超过时不应出现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