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施工;6分项工程验收;7子分部工程验收;8维护。

JGJ360-2015 1

1 总则 11

2 术语 12

3 基本规定 14

4 材料 16

4.1 一般规定 16

4.2 支座 16

4.3 阻尼器 20

5 施工 21

5.1 一般规定 21

5.2 支座 22

5.3 阻尼器 23

5.4 柔性连接 24

5.5 隔震缝 24

6 分项工程验收 25

6.1 一般规定 25

6.2 支座安装 25

6.3 阻尼器安装 27

6.4 柔性连接 28

6.5 隔震缝 29

7 子分部工程验收 30

8 维护 31

8.1 标识设置 31

8.2 维护要求 31

附录A 质量验收记录 33

附录B 材料进场检验记录 36

本规范用词说明 37

引用标准名录 38

附:条文说明 39

1 总则 42

3 基本规定 43

4 材料 45

4.1 一般规定 45

4.2 支座 45

4.3 阻尼器 47

5 施工 49

5.1 一般规定 49

5.2 支座 50

5.3 阻尼器 50

5.4 柔性连接 50

5.5 隔震缝 51

6 分项工程验收 52

6.1 一般规定 52

6.2 支座安装 52

6.3 阻尼器安装 52

6.4 柔性连接 53

6.5 隔震缝 53

7 子分部工程验收 54

8 维护 55

8.1 标识设置 55

5.4.2 对可能泄漏有害介质或可燃介质的重要管道,在穿越隔震层位置时应采用柔性连接。

5.5.1 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的水平隔震缝的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缝高不应小于20mm。

5.5.2 上部结构周边设置的竖向隔震缝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缝宽不应小于各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的1.2倍,且不应小于200mm。对两相邻隔震结构,其竖向隔震缝宽度应取两侧结构的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之和,且不应小于400mm。

6.1.3 建筑隔震工程上部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均应对隔震缝和柔性连接进行验收检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