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测量,模板、支架和拱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基础,墩台,支座,混凝土梁(板) ,钢梁,结合梁,拱部与拱上结构,斜拉桥,悬索桥,顶进箱涵,桥面系,附属结构,装饰与装修,工程竣工验收等。
CJJ2-2008 1
1总则 12
2基本规定 13
3施工准备 15
4测量 17
4.1一般规定 17
4.2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 18
4.3测量作业 23
5模板、支架和拱架 24
5.1模板、支架和拱架设计 24
5.2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26
5.3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27
5.4检验标准 28
6钢筋 32
6.1一般规定 32
6.2钢筋加工 32
6.3钢筋连接 34
6.4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 40
6.5检验标准 43
7混凝土 46
7.1一般规定 46
7.2配置混凝土用的材料 47
7.3混凝土配合比 48
7.4混凝土拌制和运输 51
7.5混凝土浇筑 52
7.6混凝土养护 54
7.7泵送混凝土 54
7.8抗冻混凝土 55
7.9抗渗混凝土 57
7.10大体积混凝土 58
7.11冬期混凝土施工 58
7.12高温期混凝土施工 60
7.13检验标准 61
8预应力混凝土 64
8.1预应力材料及器材 64
8.2预应力钢筋制作 66
8.3混凝土施工 66
8.4预应力施工 67
8.5检验标准 72
9砌体 75
9.1材料 75
9.2砂浆 75
9.3浆砌石 76
9.4砌体勾缝及养护 77
9.5冬期施工 78
9.6检验标准 79
10基础 81
10.1扩大基础 81
10.2沉入桩 82
10.3灌注桩 86
10.4沉井 90
10.5地下连续墙 94
10.6承台 95
10.7检验标准 96
11墩台 109
11.1现浇混凝土墩台、盖梁 109
11.2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盖梁安装 110
11.3重力式砌体墩台 110
11.4台背填土 111
11.5检验标准 111
12支座 119
12.1一般规定 119
12.2板式橡胶支座 119
12.3盆式橡胶支座 119
12.4球形支座 120
12.5检验标准 120
13混凝土梁(板) 122
13.1支架上浇筑 122
13.2悬臂浇筑 122
13.3装配式梁(板)施工 123
13.4悬臂拼装施工 126
13.5顶推施工 128
13.6造桥机施工 131
13.7检验标准 131
14钢梁 139
14.1制造 139
14.2现场安装 139
14.3检验标准 139
15结合梁 150
15.1一般规定 150
15.2钢—混凝土结合梁 150
15.3混凝土结合梁 150
15.4检验标准 151
16拱部与拱上结构 152
16.1一般规定 152
16.2石料及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拱圈 152
16.3拱架上浇筑混凝土拱圈 154
16.4劲性骨架浇筑混凝土拱圈 155
16.5装配式混凝土拱 155
16.6钢管混凝土拱 157
16.7中下承式吊杆、系杆拱 158
16.8转体施工 158
16.9拱上结构施工 161
16.10检验标准 162
17斜拉桥 173
17.1索塔 173
17.2主梁 174
17.3拉索和锚具 176
17.4施工控制与索力调整 177
17.5检验标准 178
18悬索桥 189
18.1一般规定 189
18.2锚碇 189
18.3索塔 189
18.4施工猫道 190
18.5主缆架设与防护 190
18.6索鞍、索夹与吊索 192
18.7加劲梁 193
18.8检验标准 194
19顶进箱涵 205
19.1一般规定 205
19.2工作坑和滑板 205
19.3箱涵预制与顶进 206
19.4检验标准 207
20桥面系 210
20.1排水设施 210
20.2桥面防水层 210
20.3桥面铺装面 212
20.4桥梁伸缩装置 213
20.5地袱、缘石、挂板 215
20.6防护设施 216
20.7人行道 216
21附属结构 217
21.1隔声和防眩装置 227
21.2梯道 227
21.3桥头搭板 227
21.4防冲刷结构(锥坡、护坡、护岸、海墁、导流坝) 228
21.5照明 228
21.6检验标准 228
22装饰与装修 235
21.1一般规定 235
21.2饰面 235
21.3涂装 236
21.4检验标准 237
附录A验收表 241
本规范用词说明 257
1总则 261
2基本规定 262
3施工准备 263
4测量 264
5模板、支架和拱架 265
6钢筋 266
7混凝土 268
8预应力混凝土 270
9砌体 271
10基础 272
11墩台 274
12支座 275
13混凝土梁(板) 276
14钢梁 278
15结合梁 280
16拱部与拱上结构 281
17斜拉桥 286
18悬索桥 291
19顶进箱涵 294
20桥面系 296
21附属结构 298
22装饰与装修 299
23工程竣工验收 300
2.0.5 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或经过审批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发生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奕理与工程洽商手续,并形成文件。严禁按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进行施工。
2.0.8 施工中必须建立技术与安全交底制度。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5.2.12 浇筑混凝土和砌筑前,应对模板、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6.1.2 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6.1.5 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
8.4.3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10.1.7 基坑内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应会同设计、勘探单位实地验槽,确认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13.2.6 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
13.4.4 桥墩两侧应对称拼装,保持平衡。平衡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
14.2.4 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毕必须当班检查。每栓群应抽查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2套。抽查合格率不得小于80%,否则应继续抽查,直至合格率达到80%以上。对螺栓拧紧度不足者应补拧,对超拧者应更换、重新施拧并检查。
16.3.3 分段浇筑程序应对称于拱顶进行,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17.4.1 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主梁各施工阶段的拉索索力、主梁标高、塔梁内力以及索塔位移量等进行监测,并应及时将有关数据反馈给设计单位,分析确定下一施工阶段的拉索张拉量值和主梁线形、高程及索塔位移控制量值等,直至合龙。
18.1.2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成桥结构线形及内力进行监控,确保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