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彩盒“–
简单的形体,不简单的创意
(STI思图意象作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经济、适用、美观”作为衡量一个建筑是否设计成功的标准,特别是当前不断有新的设计方法、材料、技术,生态,以及国外新的理念引入,使得很多设计师与业主,包括政府对这些标准产生了怀疑与困惑,同时也带来对当前产生的奇奇怪怪的建筑的讨论。下面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文化展览馆设计过程中的几个核心理念回顾,同时也是作为对上述问题讨论的一个比较与思考。
—文化性:
本项目位于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文化展览馆的设计正逢下沙从传统加工工业区向新的杭州城市副中心转变的过程中,在考察项目基地与周边城市历史环境后,本设计通过简洁方正的形体、钢、穿孔铝板与玻璃,组成的轻盈立面,将工业区的历史与文化印记,以及工业建筑的风格与气质融入在建筑中,使得本建筑成为一段城市历史与记忆的特殊载体。
— 经济性:为了同周边复杂纷乱的城市背景相对比,本设计采用了简洁干净的方盒子形体与平面造型。与当下流行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建筑造型相比,本建筑在对材料的利用,空间的分隔,结构的设计,设备的布置以及施工与建造过程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经济性优势。
— 适用性:本建筑主要为展览与展示以及办公与会议功能。设计采用了简洁干净的方形平面布局。在水平方向上,可随时对空间进行分隔与变化来适应不同的展览与展示功能的需要。在垂直方向上,可以灵活应对多种大小不同空间(如展示层与办公层)的垂直方向的组合问题,合理地解决了一个建筑内部多种不同功能间复杂的综合应用问题。
—美观性:建筑比例一直是建筑美的重要原则,为了寻找最美的视觉形态效果,在建筑平面和立面长、宽、高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采用经典的黄金分割比例来确定建筑高度与宽度、宽度与长度之比。这份永恒的经典美,也是设计师对建筑古典美学的致意。
— 生态性:本建筑在绿色与节能体系设计上也考虑了很多措施,首先通过穿孔铝板与玻璃双层立面的设计体现一种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外层的穿孔铝板起到了对展览与展示大空间遮阳与防晒的作用,避免南方强烈而又大面积的阳光直射;其次本建筑在屋顶层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与绿色的空中庭院结合,在建筑生态性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
创意性:相较于普通的简单规则排列的穿孔铝板,在立面设计中,以杭州最常见的香樟树间叶影为原型,最终在不惜工本手动排列的几十个穿孔图案中,通过现场试样找到了我们需要的方案。最终走进完工的建筑,宛如散步在森林与自然的树隙之中,光影在指缝间流淌晃动,创造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意境。
通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文化展览馆的设计与建造,设计师也对建筑“经济、适用、美观、生态”的几个标准给出自己的理解与答案。同时被人们取名为“城市彩盒”的城建文化展览馆已经成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发展的新典范与标志。
主设计师: 秦洛峰
设计机构: STI 思图意象事务所 /
浙江大学建筑系
设计合作: 广东国际设计杭州分公司
室内合作: 陈耀光(典尚设计)
景观设计: STI 思图意象事务所
主设计师简历:作为STI思图意象公司创建与合伙人,中国现场设计总监,秦洛峰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作为浙江大学国家“引进人才”于2004年回国客座任教。秦洛峰博士的研究工作密切关注国内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在建筑与城市改造更新,地域性建筑文化,特别是山地建筑设计,以及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建筑设计等领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与探索。其设计作品多次在建筑设计竞赛中中标与获奖,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包括2014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创作)金奖,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银奖,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大赛一等奖,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奖一等奖等多项学会及省部国家级设计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