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抗震性能目标的验算、减隔震设计分析方法、隔震桥梁、减震桥梁、防落梁系统等八章。

DB29-233-2015 1

1 总则 10

2 术语和符号 11

2.1 术语 11

2.2 符号 13

3 基本规定 15

3.1 一般规定 15

3.2 减隔震设计的性能目标 15

3.3 减隔震设计考虑的作用及其组合 16

4 抗震性能目标的验算 18

4.1 一般规定 18

4.2 抗震性能目标1 18

4.3 抗震性能目标2 19

4.4 抗震性能目标3 21

5 减隔震设计分析方法 23

5.1 一般规定 23

5.2 用于动力时程分析的地震作用 23

5.3 分析模型及分析方法 24

6 隔震桥梁 28

6.1 一般规定 28

6.2 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 28

6.3 隔震支座的基本性能 31

6.4 隔震支座的验算 31

6.5 支座部位的构造 32

7 减震桥梁 33

7.1 一般规定 33

7.2 粘滞流体阻尼器 33

7.3 软钢剪切型阻尼器 34

8 防落梁系统 37

8.1 一般规定 37

8.2 梁搭接长度 38

8.3 防落梁构造 39

8.4 高差限制构造 39

8.5 位移限制构造 39

本规程用词说明 43

引用标准名录 44

条文说明 45

1 总则 49

2 术语和符号 50

3 基本规定 51

3.1 一般规定 51

3.2 减隔震设计的性能目标 52

3.3 减隔震设计考虑的作用及其组合 54

4 抗震性能目标的验算 55

4.1 一般规定 55

4.2 抗震性能目标1 55

4.3 抗震性能目标2 55

4.4 抗震性能目标3 56

5 减隔震设计分析方法 57

5.1 一般规定 57

5.2 用于动力时程分析的地震作用 57

5.3 分析模型及分析方法 58

6 隔震桥梁 59

6.1 一般规定 59

6.2 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 60

6.3 隔震支座的基本性能 60

6.4 隔震支座的验算 61

6.5 支座部位的构造 62

7 减震桥梁 64

7.1 一般规定 64

7.2 粘滞流体阻尼器 64

7.3 软钢剪切型阻尼器 67

8 防落梁系统 71

8.1 一般规定 71

8.2 梁搭接长度 73

8.3 防落梁构造 73

8.4 高差限制构造 75

8.5 位移限制构造 76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