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1588-2019 1
1 总则 16
2 术语和符号 17
2.1 术语 17
2.2 符号 20
3 基本规定 21
3.1 一般规定 21
3.2 工作程序及基本要求 21
3.3 抽样方法 23
3.4 检测报告 24
4 墙体保温系统节能检测 26
4.1 一般规定 26
4.2 基层墙体与胶粘剂/界面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 26
4.3 保温层厚度和干密度 27
4.4 保温板材粘贴面积比 29
4.5 保温系统拉伸粘结强度 30
4.6 饰面砖粘结强度 31
4.7 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 33
4.8 保温系统抗冲击性能 34
4.9 外墙节能构造 35
4.10 抹灰砂浆拉伸粘结强度 36
5 围护结构节能检测 39
5.1 一般规定 39
5.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39
5.3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44
6 幕墙、外门窗节能检测 49
6.1 一般规定 49
6.2 外窗外遮阳设施 49
6.3 外窗气密性 50
6.4 中空玻璃密封性能 53
6.5 化学锚栓承载力 54
7 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节能检测 56
7.1 一般规定 56
7.2 室内温湿度 57
7.3 供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 60
7.4 供暖系统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61
7.5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 62
7.6 各风口的风量 66
7.7 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 67
7.8 空调机组的水流量 68
7.9 空调系统冷水、热水、冷却水的循环流量 69
8 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检测 71
8.1 一般规定 71
8.2 平均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 71
8.3 功率因数 73
8.4 电压偏差 74
8.5 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75
9 太阳能光热系统检测 77
9.1 一般规定 77
9.2 集热系统效率 78
9.3 贮热水箱热损因数 80
10 太阳能光伏系统检测 82
10.1 一般规定 82
10.2 光电转换效率 82
11 地源热泵系统检测 84
11.1 一般规定 84
11.2 制热性能系数和制冷能效比 84
附录A 检测设备性能要求 86
附录B 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工作流程图 91
附录C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流程图 92
本规程用词说明 93
引用标准名录 94
条文说明 95
1 总则 99
2 术语和符号 100
2.1 术语 100
3 基本规定 101
3.1 一般规定 101
3.2 工作程序及基本要求 101
3.3 抽样方法 103
3.4 检测报告 105
4 墙体保温系统节能检测 106
4.1 一般规定 106
4.2 基层墙体与胶粘剂/界面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 106
4.3 保温层厚度和干密度 107
4.4 保温板材粘贴面积比 107
4.5 保温系统拉伸粘结强度 107
4.6 饰面砖粘结强度 109
4.7 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 110
4.8 保温系统抗冲击性能 111
4.9 外墙节能构造 111
4.10 抹灰砂浆拉伸粘结强度 112
5 围护结构节能检测 114
5.1 一般规定 114
5.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114
5.3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118
6 幕墙、外门窗节能检测 119
6.1 一般规定 119
6.2 外窗外遮阳设施 119
6.3 外窗气密性 119
6.4 中空玻璃密封性能 120
6.5 化学锚栓承载力 120
7 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节能检测 122
7.1 一般规定 122
7.2 室内温湿度 122
7.3 供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 123
7.4 供暖系统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124
7.5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 125
7.6 各风口的风量 125
7.8 空调机组的水流量 125
8 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检测 127
8.1 一般规定 127
8.2 平均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 127
8.3 功率因数 127
9 太阳能光热系统检测 129
9.1 一般规定 129
9.2 集热系统效率 130
9.3 贮热水箱热损因数 130
10 太阳能光伏系统检测 131
10.1 一般规定 131
10.2 光电转换效率 131
11 地源热泵系统检测 132
11.1 一般规定 132
11.2 制热性能系数和制冷能效比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