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通风除尘基本规定、电解生产系统、炭素生产系统、辅助及附属设施、烟气净化基本规定、电解烟气净化、焙烧烟气净化。

GB51020-2014 1

1 总 则 11

2 术 语 12

3 通风除尘基本规定 14

3.1 通风 14

3.2 除尘 16

3.3 通风除尘设备 17

3.4 风管及其他 18

3.5 自动控制 20

3.6 消声与隔振 20

4 电解生产系统 22

4.1 电解车间 22

4.2 残极冷却间 22

4.3 铸造车间 22

4.4 抬包清理间 23

4.5 阳极组装 23

4.6 电解槽修理及辅修 25

4.7 氧化铝及氟化盐储运 25

4.8 配电装置 25

4.9 整流所 27

5 炭素生产系统 28

5.1 原料仓库 28

5.2 沥青熔化 28

5.3 煅烧 28

5.4 生阳极、生阴极制造 29

5.5 焙烧及炭块转运 30

5.6 返回料处理 30

5.7 石墨化 31

5.8 机械加工 31

6 辅助及附属设施 32

6.1 给排水设施 32

6.2 动力设施 33

6.3 公用设施及附属建筑 33

7 烟气净化基本规定 34

7.1 总体配置 34

7.2 氧化铝输送和计量 34

7.3 净化设备 34

7.4 排烟管道 37

7.5 烟囱 38

7.6 运行检测和控制 38

7.7 安全设施 40

8 电解烟气净化 42

8.1 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及净化效率 42

8.2 总体配置 42

8.3 基本设计参数 43

8.4 排烟系统及设备 43

9 焙烧烟气净化 46

9.1 焙烧烟气污染物及排放量 46

9.2 焙烧烟气净化系统 47

9.3 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管道及设备配置 49

本规范用词说明 51

引用标准名录 52

附:条文说明 53

1 总则 57

2 术 语 58

3 通风除尘基本规定 59

3.1 通风 59

3.2 除尘 60

3.3 通风除尘设备 61

3.4 风管及其他 61

3.5 自动控制 63

3.6 消声与隔振 63

4 电解生产系统 65

4.1 电解车间 65

4.2 残极冷却间 66

4.3 铸造车间 66

4.4 抬包清理间 67

4.5 阳极组装 67

4.6 电解槽修理及辅修 70

4.7 氧化铝及氟化盐储运 70

4.8 配电装置 71

4.9 整流所 73

5 炭素生产系统 74

5.1 原料仓库 74

5.2 沥青熔化 74

5.3 煅烧 75

5.4 生阳极、生阴极制造 75

5.5 焙烧及炭块转运 76

5.6 返回料处理 76

5.7 石墨化 77

5.8 机械加工 77

6 辅助及附属设施 78

6.1 给排水设施 78

6.2 动力设施 78

6.3 公用设施及附属建筑 79

7 烟气净化基本规定 80

7.1 总体配置 80

7.2 氧化铝输送和计量 81

7.3 净化设备 82

7.4 排烟管道 83

7.5 烟囱 83

7.6 运行检测和控制 84

7.7 安全设施 84

8 电解烟气净化 85

8.1 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及净化效率 85

8.2 总体配置 86

8.3 基本设计参数 86

8.4 排烟系统及设备 87

9 焙烧烟气净化 89

9.l 焙烧烟气污染物及排放量 89

9.2 焙烧烟气净化系统 89

9.3 焙烧烟气净化系统管道及设备配置 93

3.1.4 事故通风应符合下列要求:

8 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应分别在室内外设置电器开关。

3.2.7 系统保温、伴热设施的热媒严禁使用易燃易爆介质。

3.3.5 除尘器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3 处理有爆炸、燃烧危险的粉尘的除尘器,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并应设有泄爆装置;

5 沥青烟处理装置的进出风管应设置防爆式关断阀,并应与设备本体火灾监测及灭火设施联锁。

3.4.11 可燃介质管道、电线及排水管道等,不得穿过风管的内腔,并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可燃介质管道,不得穿过通风机室。

7.7.2 铝电解车间内每台电解槽的排烟支管应设置两级绝缘管段。

7.7.6 高压静电除尘器、烟气管道必须设置明火火焰监测装置,当监测到火焰信号时应能自动喷水降温灭火。设备及管道应设置防爆阀门。净化系统现场应设置消火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