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深度及完整性要求:
1、电气专业设计应严格遵循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等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及规定,图纸应能达到国家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的深度。
2、电气施工图分为强电、弱电、防雷接地系统以及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等几大部分,分别按系统出设计总说明并要求文字叙述清晰完整。按系统出系统图、平面布置图、电位布置图、电井大样图、机房平面布置图以及安装大样图等,所有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内容齐全,便于施工。
3、电气扩初图纸除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出图外,还需给出地下一层(水平配电干线所在层)的电气平面布置图,需标示电缆桥架走向。其他能反映配电干线关系的必要楼层的电力平面布置图。
一、供配电系统:
1、 容量、电气系统及导线选择:
1.1 住宅用电标准:
户内面积 |
≤80㎡ |
80-120㎡ |
121-150㎡ |
151㎡以上 |
别墅 |
容量 |
4KW/户 |
6KW/户 |
8-10KW/户 |
12-20KW/户 |
75W/m2 |
供电电源 |
单相 |
单相 |
单相 |
三相 |
三相 |
注:电采暖住宅、别墅集中空调用电负荷另外计算。
住宅电表箱开关配置:
4KW:电表箱内配40A/2P 开关,选用ZRBV-3×10mm2 导线,户内开关箱配40A/2P线开关;箱后开关(除漏电断路器外)均用1P 开关。漏电断路器选用电磁型产品。
6KW:电表箱内配50A/2P 开关,选用ZRBV-3×10mm2 导线,户内开关箱配50A/2P进线开关;箱后开关(除漏电断路器外)均用1P 开关。漏电断路器选用电磁型产品。
8-10KW:电表箱内配63A/2P 开关,可选用ZRBV-3×16mm2 导线,户内开关箱配63A/2P进线开关;箱后开关(除漏电断路器外)均用1P 开关。漏电断路器选用电磁型产品。
12-20KW:电表箱内配63A/4P 开关,可选用ZRBV-5×16mm2导线,户内开关箱配50A/3P 进线开关;箱后开关(除漏电断路器外)均用1P 开关。漏电断路器选用电磁型产品。
1.2 小区公建供电容量:商铺:100W/m2(层高不超过4 米),150W/m2(层高4~5 米),200W/m2(层高5~7 米);办公楼100W/m2,会所、物业管理办公室按70W/㎡,学校按60W/㎡,弱电设备房用电负荷,根据楼盘实际户数可作适当调整。
1.3公寓、普通住宅及别墅内电线均选用铜芯导线。各户入户线的截面均不得小于lOmm²,照明回路的导线截面为2.5mm²,空调、厨房插座回路的导线截面均为4mm²,其它插座回路的导线截面为2.5mm²,电度表根据户型确定。
1.4 低压配电系统
1) 12 层及以下住宅:
a.电源引入应采用埋地电缆,电源为交流220/380V,无特殊要求时采用TN-S
接地系统;
b.总电表箱(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总开关应有漏电保护功能,电流宜选择100~300mA,0.2S 动作,有二级浪涌保护器,电表箱应考虑安全要求,安装质量良好的暗锁。
2) 13 层及以上住宅:
a.电源引入应采用埋地电缆引入方式,电源为交流220V/380V,应采用TN-S接地系统;
b.住宅干线采用预分支电缆分区供电。各条干线总进线箱应安装在预分支电缆起始楼层的电井内;
c.层间电表箱总开关应有漏电保护功能,电流宜选择100~300mA,0.2S动作,有二级浪涌保护器,电表箱应考虑安全要求,安装质量良好的暗锁。
1.5 住户配电箱应按照明、一般电源插座,厨房、空调插座等单独回路分开供电,空调插座回路不宜超过2 台空调器,大功率柜式空调器应单独回路供电。户式中央空调由单独回路供电。
2、 照明
2.1 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及阳台均居中设置灯位。顶层阳台无顶板的,设防水壁灯。
2.2 餐厅的餐桌上方设置灯位。
2.3 公共楼梯间照明采用人体红外感应延时控制。
2.4 首层通向地下车库的楼梯间照明由地下车库照明配电箱供电。
3、 户内强电插座配置数量、位置及高度
3.1 户内强电插座设置数量:
3.1.1 住宅插座设置数量见下表(表中未包括空调专用插座数量)。(带装修户型)
普通住宅
主卧室 |
次卧室 |
客厅 |
餐厅 |
书房 |
3~4组 |
2~3组 |
4组 |
1~2组 |
3组 |
3.1.2 厨房插座:
厨房一般设六个插座。设置一个抽油烟机专用插座;电冰箱专用插座,微波炉、消毒碗柜及电饭煲,再预留一个普通插座,其中电饭煲、微波炉插座带开关。如果厨房内不能放置电冰箱,应考虑在餐桌附近预留冰箱插座。
厨房电源插座具体定位尺寸由橱柜设计,甲方确定。
3.1.3 工作阳台:
洗衣机应设置专用插座,一般为10A 带开关单相三孔防溅型带开关插座。
燃气热水器边应设置专用插座,一般为10A 单相二、三孔防溅型带开关插座。插座距离燃气管道应保证有30 厘米以上的距离。
3.1.4 卫生间设置一个排气扇专用插座,在洗手盆附近设置10A 单相二、三孔防溅型带开关插座。
注:卫生间排气扇插座接入卫生间照明灯回路,与卫生间照明灯分开控制。
3.1.5 空调专用插座设置按客厅一个、主卧室一个、次卧室一个、书房一个考虑。
3.1.6 首层户外有庭院的在建筑物外墙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个10A 带开关单相二、三孔防溅型带开关插座,接入室内插座回路。
3.2 户内照明开关面板、强电插座安装位置及高度:
3.2.1 未特别注明高度的开关面板的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3 米。
3.2.2 强电插座(安装高度均为底边距地的距离):
普通:0.3m,柜式空调机:0.3m,壁挂式空调机:空调洞中心以下0.2m,卫生间排气扇:2.3m,洗手盆附近预留:1.5m,厨房操作台面插座:1.3m,抽油烟机:2.0m,冰箱:0.3m,生活阳台洗衣机、热水器:1.5m。
3.3 户内配电箱暗装于工人房或有走廊入户门后等较次要位置,不能暗装于大开间的餐厅或客厅门后,底边距地面1.8 米。
4、 插座类型(带装修户型)
空调 |
冰箱、消毒柜、抽油烟机、微波炉、排气扇 |
生活阳台热水器插座 |
洗衣机 |
其他 |
单相三孔空调专用插座 |
单相三孔插座 |
单相二、三孔防溅型带开关插座 |
单项三孔防溅型带开关插座 |
单相二、三孔插座 |
5、 开关控制方式:
5.1 住宅内、楼梯间、前室、室外灯具控制方式:
5.1.1 阳台灯开关应放在房内。
5.1.2 主人房卫生间灯开关宜设置在该卫生间门口外。
跃层住宅的户内楼梯灯开关应采用双控开关。
客厅、餐厅照明灯等宜采用双控开关两地控制。
各卧室照明灯等宜采用门口及远端床头两地双控开关控制。
5.1.3 楼梯间灯具采用人体红外感应延时控制。
5.1.4 地下车库灯车道部分由应急照明配电箱配电,车位照明由普通照明配电箱配电。地下车库照明应分组控制,每一区域的照明灯具均按可独立开闭1/3、2/3、3/3 的照明灯具设计。
5.1.5 双头应急灯统一用插座底盒连接;也可利用带不燃灯罩和蓄电池的部分车道灯,来取代双头应急灯,所有疏散指示灯直接接线;所有应急灯选用独立型灯具。
5.1.6 室外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款式由园林专业定,采用24小时循环定时器定时控制,各回路设漏电保护开关,各灯具内设熔丝保护;
6、 设备用房位置及尺寸:
6.1 13 层及以上住宅分户电表每三层集中设置在电气管井内,主干线采用预分支电缆供电;12 层及以下住宅分户电表应集中设在首层电表房内或负一层电表房内。放置在首层时电表房门宜朝向室外,尽量不开门在大堂内。
别墅电表集中设置在室外的适当隐蔽位置,采用户外防水不锈钢电表箱。
6.2 商铺应集中设电表房,当有地下一层时,商铺电表房可设在地下一层。
6.3 电信机房设在地下室且不宜设置在最底一层,净高不小于2.8m。消防控制中心和弱电机房净高不小于2.8m,宜设在首层靠外墙的位置,设在负一层时应有独立直通路面的楼梯。
6.4 住宅小区应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实际需求在首层设置高压开关房。
12 层及以下供电综合房设在建筑物首层或地下室;13 层及以上在地下一层内设置公变房或综合房,单公变房或综合房尺寸不小于4.5x6m,双公变房尺寸不小于8x6m,所有电房净高不小于3.6m,开关房、公变综合房内的照明设计由供电部门负责。
6.5 所有电房、发电机房、消防控制中心兼弱电设备房、电信机房等设备房均不得设置在住宅的厨房、厕所下方或相邻位置,如无法避开时,上述设备房应设置独立的房间顶板(不得利用原建筑顶板作为设备房顶板)。
6.6 发电机机房要考虑排烟管能以最短路径直上建筑物最高点,要有良好的新风进和排风出口;要考虑机组新装和以后维修的搬运永久通道或吊装孔。
6.7 强、弱电井内应设置电源插座,配电回路应带漏电保护;水管井内不宜设置电源插座。
7、 住宅电气暗敷线管选择:
7.1 户内:暗敷阻燃PVC管,采用ZRBV型电线。
高档住宅客厅考虑预埋音响设备的阻燃PVC管,具体位置按家居平面布置图。
7.2 前室:吊顶内线路应配金属电线管,无吊顶的可暗敷阻燃PVC 管,均采用ZRBV型电线。
7.3 别墅每户设置集中弱电多媒体箱,将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智能终端等集中布线。
7.4 在多层、高层住宅各住户内宜设置弱电多媒体箱,将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智能终端等集中布线。
7.5 大堂内不能有外露线管、桥架等。大堂内线管,桥架影响到吊顶降得太低时,要考虑穿梁。
8、 防雷接地:
天面防雷应设置避雷带,避雷带采用明装方式,架高100mm。
阳台金属栏杆,外铝合金窗、金属门框等均应按规范与防雷装置连通。
接地电阻小于1 欧姆。
住宅内的卫生间必须做等电位连接。配电系统的PE线不纳入其中。
9、 计量电表装设原则:
专变设高压侧总计量,低压出线侧根据具体需求设置计量。商业、办公应按照不同使用性质及使用用户分别计量;电梯、水泵、公共照明、排污泵、消防控制中心、弱电机房、地下室照明、室外绿化照明、建筑泛光、风机等设分表计量。
公变不设高压总计量,在低压出线侧设计量。住宅一户一表,集中抄表计取每户电费。
二、智能化系统
(一)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
小区智能化设计配置水平,应根据项目市场定位和居住功能要求,确定合理的档次,一般应满足普及型的配置要求。智能化功能配置内容如下:
1、 安全防范系统
①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
②闭路电视监控;
③彩色可视对讲与防盗门控;
④住户报警(包括呼救、煤气、门磁、红外报警及室外红外幕帘等);
⑤保安巡更管理。
2、信息管理系统
①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
②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
③背景音乐系统;仅考虑简单配置,音响仅考虑DVD播放机及话筒,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区控制。音箱设置的位置请结合园林图纸来考虑。
(二) 智能化系统设计要求:
别墅每户应设置多媒体箱,可安装在地下室配电箱旁边,水平距离在300mm 以上,高度底边距地300mm。
住宅宜设置住户多媒体箱。公寓不设置住户多媒体箱。
1.彩色可视对讲及家庭安防系统功能:
1.1 彩色可视对讲系统:
1) 公寓的入户大门、住宅户内大门(而非入户花园的大门)入口处设置带安防功能的彩色可视对讲分机一台;
2)别墅客厅大门入口设安防型彩色可视对讲分机一台,主卧房通道位置设普通型彩色可视对讲分机一台。安装高度均为底边距地1.45米。
3)别墅花园入口处设置入口主机一台。
4)住宅小区电梯轿箱内设置非可视对讲分机,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45米,保证轿箱内与电梯机房及监控中心的三方通话。
4)各住宅楼大堂入口设置单元入口彩色可视对讲主机,采用独立式安装,造型及装饰面材质尽量与大堂装修风格相符,须通过室内装修设计师的确认。安装高度为摄像机镜头距地1.45米。
5)公寓的单元入口彩色可视对讲主机设置在首层大堂服务台。
6)小区的进出门采用门禁管理系统。
7)对讲系统应设置后备蓄电池,保证市电停电时,仍可以完成通话对讲及报警功能(不需要图像显示),后备电池容量可保证设备工作30分钟。对讲系统的电源取自住宅管井专用电源。
1.2 家庭安防系统
应考虑设置家庭安防系统。
公寓:
1) 在厨房设置煤气报警探头,距顶板安装距离不超过0.3米,距气源水平距离不超过2米。
2) 在公寓的入户门上安装隐蔽型门磁开关。门磁开关设置在门开启侧边150mm 的位置,舌簧管安装在门框上,磁铁安装在门扇内。
3) 厅内设置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为中心距顶板0.4米。
4) 在主卧室床头电话插座上方设置紧急呼救按钮。按钮接线盒底边距地0.8米。
住宅:
在厨房设置煤气报警探头,距顶板安装距离不超过0.3米,距气源水平距离不超过2米。
2) 在住宅的入户门上安装隐蔽型门磁开关。门磁开关设置在门开启侧边150mm 的位置,舌簧管安装在门框上,磁铁安装在门扇内。
3) 厅内设置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为中心距顶板0.4米。
4) 在主卧室床头电话插座上方设置紧急呼救按钮。按钮接线盒底边距地0.8 米。
5) 在客厅设置紧急呼救按钮。按钮接线盒底边距地0.8米。
别墅:
1) 在厨房设置煤气报警探头,距顶板安装距离不超过0.3米,距气源水平距离不超过2米。
2) 在别墅的入户门上安装隐蔽型门磁开关。门磁开关设置在门开启侧边150mm 的位置,舌簧管安装在门框上,磁铁安装在门扇内。
3) 厅内设置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为中心距顶板0.4米(厅高达6米,安装时要求隐蔽、美观)。
4) 在主、次主卧室床头电话插座上方各设置紧急呼救按钮。按钮接线盒底边距地0.8米。
5) 在客厅设置紧急呼救按钮。按钮接线盒底边距地0.8米。
6)在别墅外窗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红外幕帘。
2. 小区公共安防系统:
1) 在小区围墙及周界安装红外多光束探测器;位于山区的楼盘,在小区围墙有较多树木或绿化遮挡的防区宜采用静电感应电缆作为感应器。
2) 在小区主要出入口、主干道、周界、住宅大堂及电梯轿厢等处安装彩色摄像机,室外应根据周边环境安装低照度或超低照度日夜转换型摄像机。
3) 在小区巡更路线上设置电子巡更系统。
4) 小区采用智能卡门禁及停车场管理,实现一卡通。在小区的下列部位设置门禁控制:
(1) 各楼栋大堂入口。
(2) 由地下室可以通过楼梯或电梯进入楼栋大堂的入口。
(3) 小区各人行出入口。
注:所有门禁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联动,当发生火灾时,解除所有门禁控制。
3.住宅小区智能化布线系统
1) 小区智能化布线干线采用光缆,每栋楼设置光缆交接箱,由交接箱到住宅采用超五类线缆。
2) 室内布线采用超五类线。
3)所有管线均采用暗敷方式。
4.闭路监控系统
1) 闭路监控系统与周界防范系统联动,当周界防范系统动作时,监控中心显示器立刻弹出相应防区的视频图像。
2) 采用多画面硬盘录像机记录视频信号,硬盘容量应保证能至少存储30d报警信息。采用多画面处理器完成图像的分配、切换功能。
3) 前端及后端设备均设置视频、电源防雷装置。
4) 前端带云台摄像机均采用球形防水外罩,内设一体化摄像机。
5) 监控点至控制中心的距离在250 米以内时,采用SYV75-5
视频电缆传输视频信号,250~400 米时,采用SYV75-7
视频电缆传输视频信号,传输距离超过400 米时,应采用双绞线或光缆传输信号。
三、户内弱电用户端口数量、位置及高度要求
1.电话:
公寓电话进户按一门考虑。客厅、卧室各一个电话用户端口。电话线采用三类线。
住宅电话进户按一门考虑。客厅、主卧室及书房均设置电话用户端口:客厅内电话用户端口设置在沙发附近,主卧室电话用户端口设置在床头附近,书房设置在书桌位置。
电话线采用三类线。
别墅电话进户按两门考虑。预留两条三类线至户内多媒体箱。
2. 有线电视:
公寓每户引入有线电视电缆一条,客厅、卧室设置电视用户端口。
住宅每户引入有线电视电缆一条,客厅、主卧室、次卧室设置电视用户端口。
别墅每幢引入有线电视电缆一条,进线到户内多媒体箱。
3.计算机网络
公寓在工作区设置宽带网端口一个。
住宅主卧室及书房各设置宽带网端口一个。
别墅预留超五类网络线引至用户多媒体箱。
4. 用户端口安装高度(安装高度均为底边距地完成面的距离):
电话:0.3m,宽带网:0.3m,有线电视:0.3m,紧急呼救按钮:0.8m。
用户端口必须与建筑专业的家具布置图相适应并标明电气平面定位尺寸,用户端口均采用暗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