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空调界,又有一种关于空调气流组织形式的争论——置换通风与混合通风的优劣比较。今天我们通过此文来了解下置换通风的特点及优缺点。

1、 产生置换通风气流的先决条件:

在地板附近尽可能以较小的温差无脉冲低速送风;
在天花板附近排风

2、适用的场合:
在高大空间且大风量小冷负荷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使用;
在工业领域,在高大厂房中,要求更好的空气品质,要求更节能的效果;
热源与污染源同时发生的场合更利于使用(生产和装配车间,厨房,实验室);
3、特点:
低速低紊流度;
小温差(≤6K);
室内存在浮生气流;
室内出现热分离层,停留区空气品质好;
停留区存在温度梯度。
4、优点:
人员停留区空气品质好;
由于低速低紊流度送风,热舒适性好;
送风温差小,送风温度高,处理新风所需的能耗降低约20%;
送风温度高,过度季节免费供冷时段增加约50%,带来全年供冷能耗降低约10%;
由于送风温度高,冷水机组的蒸发温度可提高,冷水机组的能耗可降低约3%;
由于仅需考虑人员停留区负荷,上部区域负荷可不必考虑,设计计算负荷可减少10~40%。
综上所述,置换通风所需的能耗比混合通风减少约20~30%。
5、缺点:
由于受限于室内温度梯度和安装位置,制冷能力有限;
由于送风温差小,所要求的风量较大,风机能耗要大,风管体积更大;
由于送风速度低,故置换通风口体积均较庞大,需占用室内部分空间;
室内的物品(家具等)不要遮住送风面;
污染源产生的污染气流要比空气密度小;
由于风管体积较大及置换通风口价格较贵,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增加约5~10%;
冬季供热时,形不成置换流,供热效果较差;
由于送风口在下部且风速较小,所以一些面积较大的场合布置比较困难(采用坐椅下部送风的体育场和礼堂除外),而大部分高大空间的场合其面积一般不会很小,比较矛盾。
这样混合通风的优缺点也就显而易见了,不过现在置换通风也只是作为一个课题被提出来研究,起应用并不广泛,现在的空调领域基本还是以混合式通风为主。
欢迎大家就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很多问题不是只有专家才有权说话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