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242-2017 1 

1 总则 10 

2 术语和符号 11 

2.1 术语 11 

2.2 符号 12 

3 传输模型及功能要求 16 

3.1 传输模型 16 

3.2 系统速率与复用结构 17 

3.3 功能要求 19 

4 网络组织 20 

4.1 规模容量的确定 20 

4.2 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 20 

4.3 网络安全及保护 21 

5 传输系统设计 24 

5.1 接口设计 24 

5.2 中继段设计 34 

5.3 光纤类型与工作波长选用 36 

6 辅助系统 37 

6.1 网络管理系统 37 

6.2 网同步设计 37 

6.3 公务联络系统和辅助信道 38 

7 通路组织和网络互通 39 

7.1 通路组织 39 

7.2 光/电接口转接 40 

7.3 网络互通 40 

8 设备选型及设备配置 41 

8.1 设备选型 41 

8.2 设备配置 41 

9 局站设备安装及布线要求 43 

9.1 局站通信系统 43 

9.2 机房平面布置与设备排列 43 

9.3 设备安装 44 

9.4 布线要求与线缆选择 45 

10 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47 

10.1 误码性能指标 47 

10.2 抖动和漂移 51 

10.3 以太网、RPR 、ATM性能指标 61 

10.4 可用性目标 63 

11 电源系统与接地 64 

12 机房环境条件 66 

13 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 67 

附录A 光接口参数规范 68 

附录B SDH设备的抖动性能 87 

本规范用词说明 94 

引用标准名录 95 

附:条文说明 98 

3 传输模型及功能要求 101 

3.1 传输模型 101 

3.2 系统速率与复用结构 101 

4 网络组织 102 

4.1 规模容量的确定 102 

4.2 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 102 

4.3 网络安全及保护 106 

5 传输系统设计 107 

5.1 接口设计 107 

5.2 中继段设计 108 

6 辅助系统 111 

6.1 网络管理系统 111 

6.2 网同步设计 111 

6.3 公务联络系统和辅助信道 115 

7 通路组织和网络互通 116 

7.2 光/电接口转接 116 

7.3 网络互通 116 

8 设备选型及设备配置 117 

8.1 设备选型 117 

8.2 设备配置 117 

9 局站设备安装及布线要求 118 

9.2 机房平面布置与设备排列 118 

9.3 设备安装 118 

9.4 布线要求与线缆选择 118 

10 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124 

10.1 误码性能指标 124 

10.3 以太网、RPR 、ATM性能指标 126 

11 电源系统与接地 129 

12 机房环境条件 131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ks10086520@foxmail.com